壤塘 築就農牧民的“致富路”

壤塘消息 (記者張康志) 筆直平整的道路、清晰醒目的標識、堅實牢靠的護欄……,行駛在壤塘縣,映入眼簾的是乾淨寬廣的道路,給人以舒適感和安全感。

“到馬爾康路程雖然不遠但也要跑5個小時,很危險。”在壤塘縣有17年駕齡的出租車師傅魏長明回憶到。以前,壤塘縣通往馬爾康的交通主幹道崎嶇不平,三米左右寬的路面遇上對面來車很難錯車,道路兩旁也沒有護欄,一到下雪天就成了“鬼門關”。

1958年建縣初期,壤塘境內只有6條共118公里道路(土路),4條共275公里便道(山路),寬不到1米。這些挨著懸崖絕壁的羊腸小道就是當時全縣“上檔次”的交通主幹道,沒有一寸放心的公路,運輸基本靠牛背馬馱。

路通百業興。一條路,一頭連著民生與民心,一頭連著黨委政府。自2009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先後投入11.55億元,實施項目62個,建成三級綜合客運站1個、國省幹線2條127.9公里,縣鄉村公路24條332.7公里,橋樑32座。在部、省、州各級部門的傾力幫扶下,截至目前全縣公路實際通車裡程達806.28公里,實現了“100%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100%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目標。曾經破爛狹窄的道路華麗變成平整寬闊的大道,群眾出行不僅更安全,也更便捷,錢包也跟著鼓起來了。

“今年我還要擴大蓮花白的種植面積。”壤塘吾依鄉壤古村村民澤郎恩波激動的說道。壤古寨有著較好的規模種植條件,銷量好的蓮花白很快成為當地人的“作物首選”,但因為村裡道路不暢,車子進不來,種植的蔬菜只能自種自消,吃不完的就拿去喂牛。自2018年10月村裡的硬化路建成後,村裡開始種植規模蔬菜,集中銷往城裡銷售,去年澤郎恩波10餘畝地的蓮花白就賣了3000餘元,這為澤郎恩波和村裡的人都增添了信心,今年準備“大幹一場”。

壤塘 築就農牧民的“致富路”

“現在道路建設好了,我們準備利用好這個路發展旅遊業,讓村民們錢袋子鼓起來”壤古村第一書汪良樞告訴記者,村裡村民意識高、有禮貌、衛生打掃的乾淨、自然環境良好都是村裡的優勢,十分適合發展旅遊業,今年村裡除了大面積種植油菜花還要種植300顆高山柳打造宜居宜遊的旅遊環境,並搭建兩個可以容納30餘人的藏式搭帳篷讓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吃上旅遊飯。

近年來,伴隨著一條條道路的加快建設,一條條扶貧路、產業路、旅遊路、民生路構成了壤塘縣生命脈絡,使之成為驅動經濟跨越崛起的強力“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