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世上再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世上再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我是大廚

寒冷鋪天蓋地而來,凍結了流動的河水,凍結了沉睡的土地,只有一縷炊煙在歲月的上空縹緲,那裡,燃著家的溫暖。“爸,我姐走了,咱們明天都不會餐了?”望著把各類食材收入櫃中的父親,妹妹笑著說道。“再說吧!”妹的朗朗笑聲掩飾了父親,衝談了家裡的窒息氣。原定明日的家庭大會餐,因為我接到公司臨時通知需離開而取消了。

案上的日曆,被時光一張張、一頁頁撕落,漸薄的光陰,厚重了回家的渴望。回家,一個永恆的話題,它是母親眼裡的淚,它是父親手中的茶,略帶苦澀,卻讓每個人甘願在紅塵來回奔波。回家不需理由,奔波也不會疲憊,那是對繁華的逃離,渴望再度迴歸淳樸與寧靜。

望向窗外,車水馬龍的路上,已留下我零亂的腳印,彷徨的身影,雖然到處都是陌生的環境,熟悉的寂寞,依然要在未知的路途繼續前行。人來人往中,總是在掩飾真實的自我,故做輕鬆,故做平靜,故做沉默,卻掩不住藏在心底的失落在眼底漸漸流露。

城市的繁華,水泥路的冰冷,僵硬著腳步,疲累著心。踏上遠行的路已很久,久得不知門前的樹葉落了幾秋,簷下的雨燕送走幾付漸豐的翅膀,也不知已走離那片土地已多遠,似已聞不到黃土的氣息。身後,歲首的離別遙遠了傷悲,歲未的那縷鄉愁,在雪落的季節等待著輪迴,望去西行路上,一個身影在夕陽下等候。

夜,越來越漫長,思念,越來越長久,漫長的夜拉長思念的影子,回首,那串歲初的腳印,被歲月的塵埃斑駁,被牧羊的老人吆喝聲覆蓋,再走不出年輕的節奏。門前鑽天楊上,曾經清淺的刻痕,在歲月流逝中,漸寬著記憶,看著屋頂炊煙遠去,再也閉不上守望的眼晴。

那是怎樣的鄉愁,它徘徊在高房雪頂,隨雪溶化老舊的簷口,一滴,一滴,滴在父親眼裡,抹不去淡淡的憂愁。坐在那付破舊的木椅上,聽誰在夜裡輕輕嘆息,一段歡愉往事,只能淺淺慰藉孤單歲月。多少不捨,多少無奈,只緣那次年輕的出走,讓夢也多了一縷鄉愁。

年輕的步伐,走出黃土的圈固,走不回最初的渡口。歲月不再是一紙潔白的素箋,落滿點點墨跡,濃一筆,淡一筆,如洇開的花朵,撒落人生路,不知哪一瓣最美麗,哪一瓣會在瞬間凋落,而鄉愁會在哪一瓣躲藏,沒有人會告訴我,因為,走出那彎寬闊的河流,走出那道深深的山谷,就走進了陌生的世界。

天地之大,展翅飛翔的天空很廣,沒想過,飛鷹也有落腳的家,漂泊在異鄉的人,卻是沒有根的浮萍,是天涯的流雲,四處流浪,尋尋覓覓,一根水中枯枝,一縷遊蕩的風,都會是家,最終卻都不是家。家,還在那裡,最初的起點,寧靜的港灣,人生最濃的鄉愁。

靜立夕陽下,望著回家的方向惆悵,一句,再也回不去了,成了餘生的嘆息,成了離鄉的代價。

回家的路有多長,離得很近,已聞到煙火裡的柴香,又離得很遠,望穿幾重山水,不見爹孃牽掛的目光。沒離過家的人不會懂得,站在月下望鄉的情懷,沒有兒女離家的母親不會懂得,村前的土坎上,弱小的身影,踩踏出的一串土窩窩……

歲末的鐘聲,終於響起來了,它裝滿母親的背蔞,化作縷縷炊煙,催促著遠方回家的腳步。腳下,鼓鼓的行囊,默默等候著,這裡,裝的不是母親眼裡的希望,只是對自已一點小小的安慰,背在身上,異常沉重。

風,吹著凌亂的頭髮,看著手中的票根,心情陡然變得急切,外面的世界再遼闊,無處安放那日漸綿長的鄉愁,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永遠是陌生的模樣,回吧,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