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祭红、祭蓝碗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祭蓝”又称“霁蓝”,是一种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在1280摄氏度——1300摄氏度的窑内一次烧成。这件祭蓝碗色泽深沉,色调浓淡均匀。“祭红”,是鲜红釉中的一种,因这种釉色常用来祭祀而得名。又因它创烧于宣德年间,也称“宣烧”。古人配制“祭红”时不惜工本,在釉料中常加入珊瑚、玛瑙、寒水石等,有的配方甚至掺入了黄金,但烧成率却很低,所以祭红碗的价值非常高。

宝石一组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唐代何家村窖藏中出土了很多宝石,它们都被存放在一个提梁银罐中。这几件黄色宝石为随形单晶矿物,色较均匀,有较强玻璃光泽,还有被切割过的痕迹,上面有小孔,推测应是装饰品。蓝宝石分为深蓝和浅蓝两种颜色,因其晶莹剔透的颜色而被视为吉祥之物。绿玉髓,又称绿玛瑙,是宝石的一种,色彩诱人,但储存量相当稀少,是最有价值的石英矿石之一。

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银杯杯体为浇铸成型,纹饰细部采用平錾手法加工而成。杯身被錾出八个棱面,这八个区域内分别装饰着乐伎、侍者和舞蹈者。乐伎手执拍板、小铙、洞箫、曲径琵琶等乐器。侍者均为胡人,深目高鼻,有的带卷沿尖帽、有的顶瓦楞帽,手中捧着杯和盘。银杯杯身背景为忍冬卷草、山石飞鸟和蝴蝶,通体饰鱼子纹为地。杯的足沿装饰有环状连珠。手柄上有指垫,上饰高鼻深目的两个胡人头。这件杯的造型和杯上的人物形象都带有明显的西方风格,由此推测这件银杯很可能是从国外输入或外国工匠在中国制造的。

忍冬纹八曲长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这件杯子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形状为八曲长椭形。多曲长杯出现和流行在萨珊,后来影响到其他地区,这件杯子的形状完全模仿了萨珊风格的多曲长杯, 但装饰纹样却是传统的中国纹饰,可以说,这件白玉杯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代表作。同时,这件玉杯也反映出唐代高超的制玉工艺。杯壁口沿处打磨的很薄,只有半厘米,从杯口到杯底逐渐增厚,唐朝高超的碾磨雕琢技术由此可见一斑。

水晶八曲长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水晶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一种装饰品,其实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和沙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都是二氧化硅。水晶在古代被称作“水精”,是精灵的精,因为晶莹剔透,唐代诗歌中常常把它比作冰、水、露珠甚至月光。从文献记载来看,水晶多产自西域各国,在唐朝时成为贡品进贡到我国。这件八曲长杯在造型上有着明显的伊朗萨珊风格,但是萨珊很少用水晶和玉石这种材料来制作长杯,从中国文化对玉石类材质的偏爱来看,推测很有可能是在唐朝工匠仿制的,也可能是来华的波斯工匠制作的。

雁鱼铜灯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雁鱼铜灯工艺惊人

国家一级文物。雁鱼铜灯的造型十分别致,整个灯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的形状。灯由雁头、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最令人惊叹的是,灯油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雁腹盛有清水,烟会溶于水中,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科学巧妙的设计体现出汉人的聪明才智和环保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