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上期回顾:【方志四川•古镇】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上)

林氏宗祠 林则徐后裔所建?

到怀远,林氏宗祠是游客必定“打卡”之地,也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一个老宅子。小巷深处,我们看到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外墙,左右开圆形砖石结构拱门,照壁为三叠檐歇山式脊,檐下石匾阴刻楷书“林氏宗祠”。也许是鲜红颜色填充的凹字显眼的缘故,格外惹人注目。壁面墨绘有祝福、吉祥之意的云水蝙蝠,年代久远很多地方风化脱落,就像被剥掉了皮一般。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林氏宗祠

跨进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四合院均为砖木结构,正门左侧是万年台,供集会祭祀演戏用,台前为院坝,两厢为对称转角楼飞来椅,旧时供看戏用。万年台对面,穿过院坝是一通五间五柱二堂厅,雕梁画栋,灰泥粉壁、气势雄伟。爱好麻将、纸牌的老人已经把这里当作娱乐活动场所。靠近大门右侧立了一个分州兵变遗址的碑,碑后文字记载说:1933年,中共川南特支遵照有关指示,在军中开展兵运,秘密组织人员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进行内外夹攻。1934年9月,时机成熟,当晚更换哨兵、发出信号,砸开武器库,宣布起义。分州兵变虽被扑灭,但壮大了革命声势。

至于林家来历,经营茶馆的老板说是林则徐的后代。我们努力拼凑关于林氏宗祠的过去:道光年间,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林氏后人或是躲避战乱,或是经商,移民到此,1831年建林氏会馆,按宗风而供天后娘娘(即妈祖)。修建宗祠一则解决家人居住,二则以祀之旱涝灭患。本地人习惯称林家祠堂为天后宫。院内完整保存有道光十二年制的纯楠木木匾,阴刻楷书,题书刻字隽秀而刚劲,雕刻十分精美,堪为同时期匾刻之中的上品。今天妈祖像已不存,祠堂成了文化站和花鸟协会搞活动的地方。最近数十年间,林氏后人还举办过几次清明祭祖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林家后人相聚在此历数当下和过往,热闹过后很快趋于平静。

洄澜塔 “分州八景”仰望苍穹

洄澜塔离古镇约3公里,塔有十三层,地震时曾经掉过砖块,少了些角落,但很快得以修复。石拱门入,门上“洄澜塔”字迹模糊,外墙上的砖块应该是特供品,大都刻上“汉原洄澜塔”几个大字。进石门,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形石阶梯盘旋而上,层层砖砌四周开窗,凭窗眺望四周,白沫江水、周边山川田野悉数尽收眼底。塔中空,约10厘米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而在最高层也可借室内中心孔垂直至底,下则洞穿底层,上则直达塔顶中心。6根立柱、6面墙壁撑起整个古塔,塔壁上分层描绘了葫芦、团扇、宝剑、莲花等“暗八仙”。“暗八仙”也叫“道家八宝”,寓意吉祥,也代表万能的仙术。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洄澜塔

至于为何取名汉原,又在回字上加“三点水”,是区别不远的邛崃南河边的回澜塔还是另有其意?此塔是道光末年,新任分州县佐冯权始建。冯权自称精通周易,说此地火灾防不胜防,是因江水直流而下,不能回流克火,需在江边建塔以镇江回流,固命名洄澜塔。“洄澜”即回旋的波涛,有让白沫江拐个弯之意。而与汉原的关联,则是早在1700多年前这里就是汉原郡首府,据《崇庆县志》记载:“李雄据蜀曾设汉原郡首府于此。”资料显示古塔建造历时十五年,经三届县佐承办,于同治五年(1866年)竣工,塔高39米,座面向东,六角攒尖,九级密桅式,塔面层层开窗,层层接天,一眼纳绿。登高遥望,更让人想到遥远的传说。怀远早在唐虞时代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地,大禹治水曾会诸侯于涂山,娶涂山氏为妻,“三过家门而不入”。清乾隆“始设分州治”,慢慢有了石马洞、太平山、青岗墩遗址等“分州八景”,汉原洄澜塔名列其中,至今魅力依旧。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洄澜塔上眺望文井江

“三绝”“三编”声名远播

谈古镇建筑、谈文化、谈野史,似乎都不如谈吃让人口水嘀嗒,跃跃欲往。怀远“三绝”豆腐帘子、叶儿粑、猪油冻糕名声在外,此处只说生僻的豆腐帘子。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怀远“三绝”(左 豆腐帘子 中 冻糕 右 叶儿粑)

南街十字路口有卖豆腐帘子的摊子。木架子上搁一木板,一摞摞豆腐帘子就排在上面,一般放入木匣中或竹篾板上等待食客挑选,因其状若帘故名。据传,豆腐帘子创制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受水土限制,仅产于怀远镇方圆几公里。其制作工艺特殊,先用优质大豆制作可食之豆浆,投入适量卤水,使之浓凝,再搅匀,然后将细纱布浸湿,铺入木匣,一层细布,一层豆花,滤干成形。怀远人吃豆腐帘子,有两种吃法:一是将豆腐皮摊开,促其生毛,毛成,煎之烹之食之,这叫鲜吃,质地细腻,风味独具,有鸡汤之鲜味;另一法是把豆腐皮卷成卷,置于阴凉处让其发霉长毛,毛成,入锅煎炸,炸酥,再用麻辣、五香之类调味,当然少不了豆腐帘子之臭香,且有独特的口感……这也是一部分人不常吃的原由。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豆腐帘子

古镇除了吃有“三绝”,还有棕编、藤编、竹编“三编”,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手艺。古镇上有条棕绳街,一米直径的蒲团,几平方米的棕垫,在以棕编为业的手艺人手中一两天就可完成。“三编”中历史最悠久的是怀远藤编。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蜀有汉原(怀远镇古属汉原郡)工匠马氏,以山藤泡而亮之,高山翠竹阴干为架,细雨密绕之为成形,以土法熏蒸色呈金黄,形似龙榻……纷纷钱币贷之,随入市为业”。如今,古镇以藤编产业入选成都市特色小城镇,也成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志辉藤艺博览园的手工艺产品漂洋过海,远销全世界。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怀远“三编”

蜀门要隘 太平山中马岱藏?

唐昭宗在蜀州(当时辖晋原、青城、唐安、新津4县)境内置“怀州节度使”,成为剑南西川道的军事重镇,怀州军镇即怀远镇。清康熙中期,由于“湖广填四川”、战后百姓回乡,怀远及西部山区人口激增。为加强管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川总督孙士毅奏请在怀远设立崇庆州分州,修建州同衙门,行使相当于州县的权力。至于为何设立分州,据康熙州志《关梁》说:“崇地接壤吐蕃,唐时出没不常,设一关以御之……”怀远东通州府、西连羌汶,地处要隘,历朝历代都要在此屯军设防,足见其军事位置之重要。背靠大山,面临江流,进可快速进入成都平原,退可躲进深山。兰朝鼎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赖裕新部队都曾掠此地以补给养。


姚蕾 ‖ 蜀门怀远 分州古镇 四方归之(下)


怀远古镇风光

古镇西门曾有楹联:“归棹且停桡文水东流源甚远,行人暂休憩阳关西去路还长”。古怀远水陆码头,游人商贾往来不绝,骚人墨客常驻于此,有“蜀门”之称。这不仅是进入平原的第一市场,还是辗转往来歇脚的驿站。文井江上的船舶可达古镇白沫江,吴楚来的丝绸、瓷器,崇庆州(今崇州)西北的木材、药材、棕藤,在此集散,转运至灌县、元通、新津等地。各地商人在镇上修建会馆,直到清代民国,崇州乃至川西的商贸大镇有了“搬不完的大邑,楔不爆(即装不满)的分州”之说,又有“六街灯火连文井”的赞誉。

当地还流传着一段民谣:“五丈原上秋风起,太平山中马岱藏。左三步,翻兵书,右六步,挖财宝。”马岱是马超之弟,三国蜀汉刘备帐下大将。据《三国志》记载:“子龙葬(大邑)银屏,马岱葬太平”。而今马岱墓在何处有三个版本:新都区军屯镇与青白江区弥牟镇交界处;崇州怀远镇太平山;广汉向阳乡张化村。

马岱是战死还是病逝,史料不详。怀远太平山的确发现过大量东汉墓,并出土有精美随葬品。神秘的马岱墓据说墓室在太平山麓上端,从山脚挖隧道建造在山腹之中,一山一将合力镇守古镇,再加上洄澜塔,固若金汤。历史上盗墓者数次前往,遭遇电闪雷鸣,无功而返。民国初年,县官樊旭颖曾公权私用,明目张胆挖墓,可挖到一半,又是闪电惊雷,狂风大作,于是就有了“挖马岱之墓,天公都要震怒”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