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涉足區塊鏈 Omise團隊還會收到死亡威脅麼?

最近,Omise刪除了官網上的顧問名單,因為他們收到了死亡威脅。

以太坊創始人V神、閃電網絡白皮書作者Poon、比特幣耶穌Roger Ver,這些雷鳴貫耳的顧問們,並沒有挽救Omise的頹勢。

與最高點相比,OMG幣價縮水20倍,項目進度一再推遲。不久前,創始人Jun發了一條推特,對此,有用戶驚訝地評論到,原來你還在做事啊。

起初,Omise是明星創業公司,曾入選《福布斯雜誌》 “金融科技明星”,投資額度曾佔行業總融資額一半左右。

2017年,Omise涉足區塊鏈,發行代幣OMG,一天內完成2500萬美元融資,並以此收購泰國三大支付服務商之一的Paysbuy,獲得泰國商務部DBD認證。

為了能在區塊鏈大潮中馳騁,Omise團隊從20人迅速擴容到130多人,技術重點轉向利用以太坊Plasma構建網關。

然而潮水退卻,Omise的大船卻深陷泥沼。似乎,區塊鏈不但沒有幫助團隊走得更遠,反而拖累公司發展。儘管,Omise耗費了大量人力成本及精力,投入到區塊鏈研發當中,但他們幾乎從未完成過既定進度。

在經濟寒冬中,憤怒的投資者們向Omise團隊及顧問,發去了死亡威脅。

Omise的故事能讓我們認清一個事實,數字貨幣是“貨幣非國家化”“1 CUP 1 票”的理想主義產物,現階段,並不能為業務帶來實際收益。

如果不涉足區塊鏈 Omise團隊還會收到死亡威脅麼?

以太坊V神與比特幣閃電網絡發明者Poon 商討Omise白皮書


含著金鑰匙的Omise

創業之初,Omise幾乎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

2013年,Omise團隊本打算創立電商平臺,卻遇到了支付難題,於是變更方向,專注於建立支付網關。

時逢全球經濟復甦,熱錢湧入東南亞新興市場。幾年間,泰國互聯網市場增長迅速。據統計,2017年,泰國互聯網用戶達3800萬人,佔總人口55.5%,且絕大多數是移動互聯網用戶。

與之相對,東南亞地區約有70%用戶沒有銀行賬戶。

於是,互聯網支付迅速成為泰國風口。TrueMoney、AirPay等本土企業,與支付寶、微信、Samsung Pay、PayPal等跨國企業展開角逐。在涉足區塊鏈之前,Omise為泰國商戶提供技術端口,整合各類支付渠道,並對收取3.65%的交易手續費。

Omise曾與支付寶合作推出電子錢包,整合支付寶解決方案,幫助泰國本地電子商戶,清算中國遊客支付款項。

2016年,泰國金融科技企業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融資總額超過2770萬美元,其中僅軟銀SBI向Omise的投資,就高達1750萬美元,佔比超一半。

除了增長速度和技術優勢之外,創始人Jun也深受資本追捧。他曾在谷歌工作超16年,此前創辦的公司LIFEmee也拿到過SBI的投資。

迄今為止,除1CO外,Omise共獲得4輪融資,披露金額超20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SBI、Global Brian Corporation、Golden Gate Ventures、SMDV等亞洲知名投資機構。

然而,在涉足區塊鏈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樓起樓塌

2017年5月,V神與Poon來到Omise,商討技術落地方案,並由Poon親自撰寫白皮書。

V神等人的參與,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6月,Omise正式發行代幣OMG,一天內通過1CO募集2500萬美元。

隨後,他們利用這筆錢,收購了成立於2004年的Paysbuy。創業公司利用1CO,收購傳統巨頭,不僅在業內尚屬首次,在全球範圍內也極為罕見。

同時,Omise團隊迅速擴充至13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研發人員,Jun和他的團隊,打算利用以太坊Plasma技術,實現OMG支付、清算功能,讓用戶通過OMG向泰國商戶付款。

對於未來,Jun和他的團隊,及顧問們滿懷信心。他們堅定的認為,區塊鏈會讓這一切做出改變,並喊出豪言壯語“Unbank the Banked”。

現實也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雖然,原定於12月上線的Cosmos網絡延遲,但在牛市裡,沒有人關心Omise技術進度,投資者沉浸在數字貨幣的未來,已經瘋長的幣價當中。

2018年1月10日,OMG價格超過24美元,相比於約0.28美元的1CO價格,已上漲近百倍。《Palm Beach》曾稱,OMG價格應在 55至 69.58美元之間。

然而今年以來,所有幣價急轉直下,投資者開始尋找信仰的慰藉,但他們卻驚訝的發現,Omise團隊從未按照路線圖,準時部署技術網絡,他們所有進度都在延期,並且遙遙無期。

10月31日,Omise在官方專欄發佈文章,解釋項目延期原因,降低投資者期望,但他們只介紹了困難,對於解決方法及日期,卻一筆帶過。

11月,Omise推出了一些測試網絡,但隨後他們,承認原定於今年三、四季度完成的相關進度,再次推遲。此時,OMG幣價相較最高點,已縮水10倍,憤怒的投資者向團隊發去了死亡威脅。

如果不涉足區塊鏈 Omise團隊還會收到死亡威脅麼?

以太坊創始人V神與泰國銀行工作人員造訪Omise


區塊鏈為Omise帶來了什麼?

OMG是“貨幣非國家化”“1 CUP 1 票”的理想主義產物,在技術上,並沒有為Omise業務帶來實際收益。

為本地商戶與全球支付渠道搭建橋樑,是Omise存在的價值。

2008年,歐洲移動巨頭Telenor旗下公司,曾收購Paysbuy,但此後,他們意識到相比於收購,合作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方式,2017年,他們將Paysbuy賣給了Omise。

此外,相比於競品,Omise最大的賣點是安全。首席運營官Donnie說道,Omise是泰國第一個獲得PCI DSS(支付卡行業數據安全標準)認證的支付網關。

PCI DSS是一套標準,只有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支付公司才整合Visa,Master和其他信用卡支付渠道。

但區塊鏈並未給業務收益和安全帶來任何收益。因為他們利用區塊鏈構建的,是一個屬於未來的存在。

如果不涉足區塊鏈 Omise團隊還會收到死亡威脅麼?

團隊在官推承認技術遇到難題


Jun曾在去年OMG戰略描述中,列出了泰國在線支付的痛點:

1.商戶對數字貨幣支付的接受度有限

2.錢包和支付功能獨立,阻礙可用性

3.信用卡使用率低。在亞太地區尤其如此,用戶徵信困難

4.傳統金融銀行的覆蓋範圍和滲透有限

而直到現在,這些痛點並沒有得到解決,相反,OMG技術進度也絲毫沒有起色。

今年4月,Omise最大的競爭對手Stripe宣佈,停止比特幣支付功能,原因是用戶使用頻率下降、交易時間過長、價格波動較大。

2014年,Stripe成為首批支持比特幣支付功能的平臺之一。在4年多的時間裡,Stripe發現,區塊鏈技術使比特幣交易確認時間,比一般貨幣確認時間長,而在確認交易過程中,價格會上下浮動幾百美元。

一方面, 比特幣交易並不實用,另一方面,提供穩定的比特幣交易功能,對技術要求較高,所以Stripe果斷停止該服務。隨後,微軟等公司,也都宣佈停止比特幣支付功能。

相比之下,已經在區塊鏈領域,投入大量成本的Omise,只能堅持走下去。

事實上,貨幣發行所抵押的實物資產價值,應當由市場判斷,而不應由任何單一個體或組織操控。貨幣的購買力應當由抵押物決定,而不是由某些人決定。比特幣、以太坊等項目的研發者們,正在利用計算機程序,完成這一構想。

但在這個世界上,理想也要遵循市場規律運作。理想化的產物,也需要在趨利避害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之後才能為人們所接受。Omise將生存押注於未來,希望他們能活到那一刻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