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高手的心事,就像星空,一般人看得見但卻看不懂,我們要成為高手先要從分析高手開始,每天一則小故事,與大家共討,挖出表面現象的背後隱藏著更加深刻或者更為隱秘的深層意思。先前有網友說五胡十六國我講的太簡略了,希望看到詳細點的,所以今天來詳細講講,歡迎大家,我是飛蝦!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指從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北方前的一段時期。

自東漢末年,朝廷為監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勞動力,將邊疆的北方各族大量內遷,到西晉時,北方已經是大量胡族與漢族雜住,這些胡族對漢人統治不滿,時常造反叛亂。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胡人內遷

如:

270年河西鮮卑禿髮樹機能與匈奴劉猛率眾內侵。

294年時匈奴郝散叛亂。

296年年匈奴劉度元以齊萬年為首,聯合西北馬蘭羌、盧水胡舉兵。

在八王之亂爆發後,晉朝廷更是嚴重失去在地方的影響力,胡族陸續開始叛變,成漢與漢趙的建立,正式開啟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北方十六國


當時的國家態勢為:南方為東晉;北方為十六國。

北方十六國主要是匈奴、鮮卑、羯、羌和氐等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是當時在北方建立政權的還有高句麗族、丁零族、北馬蘭羌、巴、盧水胡、雜胡、鐵弗、烏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堅昆等族。

通常所講的十六國是從所有的幾十個政權中選出的國祚較長、影響力大、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個國家,分別是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及胡夏國。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北方十六國


西晉末年,天災人禍橫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297年,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團南下漢中。302年,自稱為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第二年定年號建初,率軍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羅尚拒守,李特敗亡。其弟李流繼續統領流民作戰,次年病死。之後李特之子李雄成為首領,於304年攻下成都,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成漢建國

304年司馬穎遭王浚圍攻,遣匈奴將領劉淵回幷州發兵支援。劉淵乘機宣佈獨立,稱漢王,自稱繼承漢朝正統。308年劉淵稱帝並遷都至平陽,國號為漢(318年劉曜即位稱帝后次年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或前趙)

310年發生永嘉之亂,西晉滅亡。

313西晉滅亡3年後,張軌仍據守涼州,使用司馬鄴的建興年號,成為割據政權,史稱前涼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315年拓跋猗盧統一拓跋三部後建立代國

318年劉曜稱帝,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或前趙

328年前趙將軍石勒雄踞關東後西征劉曜,前趙亡。兩年後石勒稱帝,國號亦為趙,史稱後趙

石勒去世後石虎與太子、石宣、石韜為爭奪帝位骨肉相殘,但最後帝位為養子冉閔奪得,冉閔於350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352年慕容儁攻破鄴都,殺冉閔,冉魏滅亡。

352年攻滅冉魏後,慕容儁稱帝,建國前燕

346年東晉將領桓溫攻擊成漢(成漢於338年為李壽篡位,改國號為漢),次年攻入蜀地,成漢亡。

350年後趙的氐族將軍苻洪的兒子苻健成功奪下關中,建國前秦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前秦天王苻堅即位後崇尚儒學,獎勵文教,又得王猛輔政,得以加強集權中央,經濟提升,國勢大盛,前秦盛時疆域東起朝鮮,西抵蔥嶺,南並川蜀,北逾陰山,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非漢民族政權。東北、西域各國都遣使和前秦建立關係,只有東南一隅的東晉與他對峙,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都接受前秦冊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前秦天王苻堅

369年前燕混亂,將領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堅趁勢派王猛、慕容垂率軍於隔年成功滅掉前燕。隨後於373年滅前仇池國。376年滅代國及前涼。383年苻堅派大將呂光平定西域,這是自東漢之後中原王朝再度佔據西域。

詳細版!真正讓你讀懂五胡十六國混亂的歷史,我是認真的(上篇)

前秦與東晉

至此前秦統一北方,只剩東晉與前秦對峙。


此段歷史太繁雜,太混亂,一下子寫出來會太多,大家也記不住,所以我用兩篇文章來寫,記得觀看下一部哦!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並在我的主頁觀看我的其他文章,或者自行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來了解,有不同見解或者有補充內容的,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直接私信我,我是飛蝦,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