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忙碌,最好的养生方式被你遗忘!专家:看似枯燥,实有大益!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健全的人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更要有独善其身的智慧。大凡名垂青史的哲人、墨客,并非全有兼济天下的业绩,却都有独善其身的追求。可见,“独”是常与才思、哲理相伴的。确是如此,

独处并非如现代很多人所认为的那么消极与可怕,而是明白地生活的一种艺术,唯有懂得独处艺术的人才能有自己的灵魂生活,才会有深邃和冷静的生命。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浮躁、不安正是由于不懂独处的智慧,如今,不懂独处艺术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大问题了。

因为忙碌,最好的养生方式被你遗忘!专家:看似枯燥,实有大益!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人际,需要爱与被爱,没有人能承受绝对的孤独,更没有人能承受生命的空虚。所以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人群而健康地活着。而不懂独处艺术的人,刚触碰独处时,首先体验到的便是孤独与空虚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不知所措。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所以回避独处也是人之常情。物质的丰裕让人避开了寒冬酷暑,四季的气温逐渐趋向于适合人体的气温;让人们避开了苦涩的食物,而趋向更可口的食物;也让人避开了独处,而通过不断追求人际、各种刺激物等来填充内心的空缺。然而这并不是好事,看似充实而华丽的外表始终掩饰不了内心的空虚、焦躁,甚至是对自己的畏惧与无力感。

现代研究证明,那些苦涩的食物往往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同样生活中适量的、看似枯燥、无力、恐惧的独处,也是生命和健康生活所必需的。

独处并非狭隘意义上的独自一个人,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您愿意,即便身处喧闹的环境,您也可以独处,享受属于自己生命的那份宁静和恬淡。

1.独处也绝非孤独

通常意义上的孤独是一种想要逃避却又无可奈何的、无助的情感体验,而独处则是一种主动的、且有益充实生活和调节身心的积极措施。

2.独处也非孤僻

可以说孤僻是一种心理缺陷。孤僻的人排斥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事,将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的一切都敏感且怀疑。这样的人,其实对于自身的一些部分也是否定、拒绝且排斥的,他将那些部分投射到外部的世界,借由对外界的排斥来排斥那部分不受欢迎的自我,并缓解那种自我排斥带来的焦虑和紧张。当然,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否定带来的焦虑、紧张不会就此消失。这种人往往异常的孤独、不安且没有安全感。独处不是这样。它是暂时离开熙攘的人群,回归自我,就像和自己好友交谈一般,和自己交谈,主动寻觅内在的自我,认识自我的一切喜乐悲苦,认识自己的追求等。它就像不排斥和自己的交往一样,也不排斥和其他任何外人的交往。

只有这种深度的自我交往,才能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理解,在了解和理解中逐渐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也只有这样的坦诚相待,才能逐渐清楚意识到自我中不足和自己不合理的成分,并敢于直面缺陷,并不断根据客观条件做出更合理的调整,让整个身心更协调,也让整个人格不断完善和成熟。

只有这种深度的自我交往,人们才会在人格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独立,这种人性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充实,脱离依赖的充实。越是那些依赖的人,越是害怕独处,越是无法摆脱空虚的缠绕。

因为忙碌,最好的养生方式被你遗忘!专家:看似枯燥,实有大益!

3.独处并非消极的退缩

人在深度独处的时候,才能卸下那在人际交往中从不拆下的面具,持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并从一种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生命中的各种关系与各种事物。具备这种客观、理性的思考,人才能在人际中更有效地表达自己,更有效地和他人交往。也正是这些客观、理性的思考才能估量灵魂的深度,丈量生命的宽度并确定自己的定位,并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此定位不断自我调整,使自己整个身心和人格日趋健全,不断提升个人的魅力。

4.独处也是关爱自己的必经之路

一个不懂得自己爱自己,而光靠他人的爱来喂养自己的人是岌岌可危的。真正的爱,必须是源于内心的认同。而这内心的认同,就需要坦然地认识并接纳自我。没有独处,人生就不会自知;没有独处,人只是在自我回避,自是谈不上自我接纳。所以说,生命需要深度,而这深度便是恰到好处的独处。人暂时离开喧闹的人群,让疲惫与听他人的耳朵和灵魂得以暂时的休息;也让整个人在寂静的心灵世界中将灵魂无限伸展,触摸并确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倾听灵魂的喜怒哀乐及其思想,感知它的力量,也即自己生命最本真的力量,体验自己内心那奇妙、安详而完整的世界,接纳它所给予的种种宁静与灵感。

因为忙碌,最好的养生方式被你遗忘!专家:看似枯燥,实有大益!

人生在世,除了睡眠,大多数时间都在和他人或工作打交道,而在交际过程中,人总在带着一定的面具,扮演一定的角色,做一些并非源于自我真实意愿的事情。那最最真实的自我总被压抑在深处。独处,便是与之沟通,让它的情绪、力量有所宣泄。这样,生命才不会积累太多的情绪和压抑,才不会积怨成疾。

独处,超越物质世界去审美,去陶醉于真实自我的快乐、宁静。独处,您可以积极的思考,可以主动去体验,可以什么也不做,而只是回归本真,给生命留白——静静地休息。人生需要这样的静谧,需要这样内在的交流和生存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