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加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

近年來,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基於大職教視野,重視服務功能,牽頭聯合25所院校、11家行業協會、18家企業,立足服務教師、在校學生、企業學習者、社會學習者學習需求,加強動物檢疫檢驗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

構建了以動物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為核心內容的動物檢疫檢驗技術專業教學資源體系。緊密結合畜牧行業需求,以動物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為核心內容,構建了以專業資源、課程資源、特色資源為主體,以創新創業資源、行業培訓資源為拓展的“一主體、兩拓展”動物檢疫檢驗技術專業教學資源體系。

建立了“校企(行)合作、校際協同、統籌規劃、系統設計、過程控制”的共建共享機制。成立了由全國18個省份的25所院校、11家行業協會、18家大型畜牧企業等組成的資源庫共建共享聯盟,建立了校行企共建共享機制,開展跨地區、跨領域合作,將先進的職業教育培訓理念、檢疫檢驗技術、企業文化等融入資源庫,保證了資源庫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通用性。

創新了基於資源庫的“互聯網+”複合教學模式。利用資源庫管理與學習平臺,構建了基於資源庫的“互聯網+課堂”“互聯網+實訓”“互聯網+大賽”“互聯網+培訓”的複合教學模式。建立了課堂教學、實訓教學、交互式數字教材學習及課餘學習四個主要職教教學場景,打破時空限制,形成了立體化多維度學習環境,實現了時時可學、處處能學。

實施了“多元動態、雙向交互”教學評價。構建適應基於資源庫的“互聯網+”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體系。利用資源庫在線學習平臺全程準確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相關數據,及時追蹤、採集、挖掘、分析與整理學生學習軌跡所生成的海量數據,使教師即時掌握學生360度的個體學習效果、比對群體學習進程,多元化評估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行為與實踐,評估教學效果,預測並規避學習問題,實現有針對性地優化、調整教學策略。

資源庫推廣應用成效顯著。為動物醫學、動物防疫與檢疫、動物醫學檢驗專業專兼職教師提供教學、技術服務與社會培訓資源,直接惠及300多名教師,全國該專業90%的教師使用。輻射畜牧獸醫、食品檢測等4個專業202名教師,全國輻射專業30%的教師使用。通過應用該成果,教師有效提升了教學理念和課程開發能力,教師由知識佔有者變為學習活動組織者、知識加工者變為學習過程的導學者、課程執行者變為教學資源開發者。教師教育研究和教學水平有效提升,7門課程被立項為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學大賽獎等12項。

專業教學資源庫直接惠及聯盟院校及輻射院校動物醫學、動物防疫與檢疫、動物醫學檢驗專業近萬名學生,輻射畜牧獸醫、動物醫藥、食品檢測等4個專業6000名學生。學生通過電腦PC端、手機APP端使用資源庫,實現了個性化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集中學習為主變為集中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相結合。學生提高了學習積極性,開拓了學習視野,提升學習效率,學習時間增長15%。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能力要求滿意率達98%,畢業生就業後能力再造人數3000人,在校生使用資源庫滿意率達95%。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升,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金獎等15項。

山東省、上海市等動物疾控、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等11家行業協會使用資源庫建設的行業技術標準、新技術與政策法規等資源,助推新型職業農民、村級防疫員、動物檢疫員系列培訓。如山東省動物疫病監督所等,藉助資源庫資源培訓村級防疫員10000多人,山東省動物檢疫檢驗工職業技能競賽考前培訓2000多人,山東省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考前培訓2200多人,山東省培訓新型農民3000多人。

50餘家企業使用資源庫建設的企業資源、企業案例、新技術、新工藝等,共培訓企業職工7000餘人次,採用資源庫提供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100餘項。(魏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