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攝影術的發明和應用幾乎與我們近代打開國門的時間相同。

這個讓西方遐想的神秘國度吸引了許多知名的攝影師——從戰地紀實記者到社會學家、傳教士、旅行者等等。

他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一百多年前中國的風土人貌。

領讀君整理一些今昔對比照片,通過這些照片之間時間與空間的組合,我們或許可以還原百年前的一些生活片段。

通過這些照片之間百年前與現在的對比,我們或許也可以體驗社會環境的飛速發展。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武夷山玉女峰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武夷山玉女峰位於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插花臨水一奇峰,玉骨冰肌處女容”,這就是玉女峰風采神韻的真實寫照。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上海外灘濱江大道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自上海開埠後,外灘就開始成為上海乃至中國的金融及貿易中心,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和城市歷史的象徵。

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上海外灘公共花園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上海外灘,公共花園,馬嘉理紀念碑,外白渡橋,以及“美租界” (遠處是上海浦江飯店)。

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樑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

學者薛理勇的《外灘的歷史和建築》一書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況下,漢語的內部和外部,指的是距離某一點的遠或近的程度。

這種用法至今仍舊可見於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橋即屬於此類。

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稱為裡白渡橋,而位於河口的,便自然而然地稱作外白渡橋。

而之所以稱之為白渡橋,是因為該橋建成後,凡是過河無須再支付過橋費,因此是“白”渡。

另一種說法是,白渡橋其名與唐代兩位同年出生的大詩人劉禹錫、白居易有關。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中國獨輪車現代獨輪車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獨輪車俗稱“手推車”。

在近現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種輕便的運物、載人工具,特別在北方,幾乎與毛驢起同樣的作用。

過去的獨輪車,車輪為木製,有大有小。

小者車盤平;大者高於車盤,將車盤分成左右兩邊,可載物,也可坐人,但兩邊須保持平衡。

現在的獨輪車運動被醫學界稱為“益智運動”,通過全身肌肉運動,使身體處於活躍輕鬆的狀態,促使小腦的發育從而促進大腦發達,提高智力。

長期騎獨輪車可以鍛鍊平衡及神經反射能力,使肩、脊、腿、肢、腳、腕能得到全面鍛鍊,增強身體靈活性、技巧性。

這些明顯有益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好處,不僅已被青少年朋友追捧,更是深受廣大家長的喜愛。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1876年,寧波海關工作人員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現在的寧波海關工作人員

寧波海關是國家設在寧波口岸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是直屬於國家海關總署領導的正廳(局)級直屬海關。

寧波海關作為我國曆史最悠久的海關之一,自1685年(清朝康熙24年)清政府在寧波設置浙海關開始計算,至今已有330餘年的歷史。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建關,監管區域為寧波市行政區域,是一個以海運貨物監管為主,業務門類齊全的綜合性海關。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寧波附近廊橋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廊橋亦稱虹橋、蜈蚣橋等,為有頂的橋,可保護橋樑,又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看風景等。

主要有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亭橋等。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寧波天童寺周邊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天童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300年),經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歷經滄桑,興衰更替,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號稱“東南佛國”。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寧波南郊金峨禪寺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位於寧波南郊金峨山之麓,距寧波城35公里,即鄞州區橫溪鎮金峨村山岙內,創建於唐朝大曆元年(766年),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千峰列笏,萬壑朝宗”的金峨山是鄞南名山,是天台山的餘脈。其山形兩翼分張,昂首天表,酷似振翅欲飛的天鵝,故在宋之前名金鵝山。

金峨禪寺開山祖師百丈懷海(720—814),福建長樂人,俗姓王,師事東土禪祖第八代馬祖道一。

唐大曆元年,百丈懷海雲遊四明,見金峨山清水秀,遂披荊斬棘,篳路襤褸,結茅建廬,於團瓢峰下創建羅漢院。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剃頭匠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現代美髮

剃頭匠是中國民間的古老職業,手藝精湛,歷史悠久。

剃頭匠所挑的扁擔稱為擔仗,一頭挑著一把小杌子和一個大箱子,箱子裡面裝有剃頭的工具,像推子、剪子、刮臉刀子、還有一個用黃銅製作的銅盆等物件;

另一頭則挑著風箱和小爐子,爐子是燒著的,旁邊還有一小堆煤和一把燒水用的鉛壺,因為長時間燒水,被爐子裡的煤煙燻得黑黑的;

手裡拿著一個一尺多長,形狀像音叉一樣的響起,名字叫做“喚頭”——一個用特製鋼材製成的響器,平時都叉在擔仗的繩釦裡,走到一處,把擔仗放下,左手持“喚頭”,右手持一條短棒,往中間一插,用力向上挑,“喚頭”就會發出一種沙啞的聲音,這種聲音不是很大,卻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只要這個特有的聲音一響,人們便知道這是剃頭的來了。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韃靼城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北京前門

明朝時,北京外城套著內城,內城套著紫禁城的格局就已奠定。

清朝定都北京後,於順治五年頒佈規定,只允許滿、蒙、漢八旗官兵及其眷屬居住內城,拱衛皇帝,其他人則一律徙城南,即崇文、正陽、宣武門外居住。

由於這種隔離制度,當時來京的外國使節,都習慣於稱內城為“韃靼城”,稱外城為“漢人城”。

直到一個半世紀後的道光年間,這種人為界限才被慢慢打破。

據地方誌上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築的代表之作,現僅存城樓和箭樓,是北京城內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城門。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北京故宮入口

同一個地方,相隔百年的兩張照片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感謝影像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讓這些老照片歷經百年後再次呈現,讓今天的我們能透過膠片感受到近代中國的變遷。

我們希望更多的讀者也參與到老照片的解讀和分享,讓今天的人們對那個時代有一個更加清晰、豐滿、鮮活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