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估: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我稱之為“收益值”;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我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續較久。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學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數原子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半衰期越短,衰變得越快;半衰期越長,衰變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別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長的可達幾億年。後來,許多其他學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醫學中,藥物的半衰期是指藥物在生物體內的濃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元素的半衰期屬於該元素的固有屬性,不受環境影響,而藥物的濃度半衰期則會因個體體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只關注到一件事情在發生時帶給我們的即刻的好處,而忽略了這一好處是否可以持續下去,產生長期的效果。就拿玩遊戲來說,玩遊戲帶來的愉悅感是其他絕大多數事情無法比擬的,但一旦停下來,這種愉悅感就迅速消退了,於是有些人為了再次尋求這種強烈的愉悅感,就會繼續不斷地玩下去。所以玩遊戲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再拿觀看綜藝節目來說,很多綜藝節目耗資巨大、設計巧妙、製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陣,所以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讓觀者身臨其境、大呼過癮,可是一旦節目結束,就會感覺失落,第二天能記起來的也不多,所以觀看綜藝節目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以此類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大多數事情都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這兩個角度組合成的四類事件: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機遊戲;以“扶牆進、扶牆出”的方式吃一頓自助餐。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讀懂哲學著作的一個章節;多重複一組技能練習;認真地回覆一封友人的郵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漫無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軟件窺視陌生人的隱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