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底撈智慧餐廳昨天(首個體驗日)終於揭開神秘面紗,28日將正式對外營業,據說花費1億元!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智慧餐廳位於北京中駿·世界城E座B1層,除了之前流傳出來的傳菜機器人,內參君探店發現,智慧餐廳還深藏5大黑科技:機械臂上菜、千人千味配鍋機、立體環繞投影營造不同就餐體驗……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1

5大黑科技一個比一個亮眼


- ➊ -

邊玩遊戲邊等位——影院級超大屏幕等位區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智慧餐廳入口的右手邊就是海底撈聲稱的全球頂配版等位區,就像我們熟悉的劇院造型,屏幕的位置就是13*3m的矩形投影屏,可以展示3d動畫等各式影片。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掃碼屏幕二維碼即可進入遊戲,目前支持同店PK,以後將做到同城甚至全國、全球PK。等位區可同時容納80人。有網友表示,以後去海底撈吃飯再也不怕排隊了。

從美甲到擦鞋到按摩椅,如今升級到大屏互動遊戲,海底撈等位服務的升級果然讓地球人都阻擋不了。

- ❷ -

“太空艙”式菜品庫——機械臂自動入菜、上菜


和等位區相對的,就是智能菜品庫。透過玻璃櫥窗看過去,科技感十足機械臂特別吸睛,這也是智慧餐廳的必看景點。全程0-4℃全封閉式太空艙,機械臂自動完成菜品入庫、上菜,徹底實現“無人化”。

內參君獨家瞭解到,智慧餐廳後臺創新性使用RFID食材監管系統,每份菜品都配備一個芯片“身份證”,後臺實時監控菜品保質期,過期商品會自動丟棄。機器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有機器人送到餐桌上。用科技升級食品安全。

- ❸ -

一會在阿爾卑斯山,一會兒在亞馬遜叢林……

“沉浸式”火鍋新體驗


繼續往前走就是就餐區了。360°全屋環繞式立體投影,5塊超大穹頂屏幕,6大場景主題(星空、桃園仙境、雪山、油畫、治癒系)……為顧客呈上一場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的全感式火鍋盛宴,整個場景的創意團隊包括央視導演等專業人士。

當你的四周出現一團團粉紅的桃花林,花瓣正隨風飄落……你還會以為你在火鍋店嗎?有網友稱,“彷彿置身宮崎駿電影裡”。除了震撼,內參君已想不出怎麼形容了。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投影內容當然還接受訂製化展現,比如,向女友求婚,以往相處的點滴故事在周圍播放,場面太美太動人有木有!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包廂環境也可以通過燈光切換氛圍,牆面上可觸控屏幕可鏈接客人電腦,服務於小型會議。就連椅子都是意大利進口。

- ❹ -

後廚自動化生產——智慧總廚大腦節約37%人力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IKMS智慧總廚大腦(InSigh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知識管理系統),實時監控、管理,維護整個無人後臺的運行,從點單到配菜到上桌,實現後廚自動化生產,更叫人驚歎的是,據說可以節約後廚近37%的人力成本。

- ❺ -

私人訂製專屬鍋底——千人千味配鍋機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口味,海底撈表示,希望每個人都吃到自己喜歡的鍋底。無論是加麻還是加辣,還是少油少鹽,IPAD一鍵下單,系統現場調配,高達0.5克的精準化配置,私人訂製專屬口味鍋底。

更絕的是,系統會為顧客建立專屬的鍋底檔案,自己也可以為鍋底命名。會不會很想把自己定製的鍋底跟朋友和家人分享的衝動呢?

據內參君瞭解,該智慧餐廳能夠同時容納400人就餐。從效率上說,前廳其實和普通門店一樣,服務員一個都不少。主要是配菜、傳菜環節全程自動化,節省了後廚的人力。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 傳菜機器人

2

海底撈並不是第一次試水智慧餐廳


看完這5大黑科技你有什麼感受?

早在9月份海底撈上市時,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記者會上就透露,今年底會推出智慧餐廳,是海底撈聯合松下研發出來的,從備餐到傳菜,整個流程都是機器人來完成……此後,吃貨和業內人士便都翹首以盼。

不過,這也並不是海底撈第一次試水智慧餐廳。

2016年,海底撈推出號稱全國首家智能餐廳,客人在智能無人餐桌上自助點餐,可支持智能推薦,多人同時點菜,定製口味等多項功能。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發現,這樣的智能餐廳只是在點餐和結賬環節上節省人力,噱頭大於實用,所以,海底撈這款智能餐桌到今天都沒有大規模的使用。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而這次的智慧餐廳是否會得到市場的認可並普及,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底撈對新技術的追逐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有業內人士評價說,海底撈一直是一家深藏不露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2010 年,海底撈就開啟了外賣服務,IPad 點餐則是從 2011 年開始的。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悅投資和科大訊飛旗下子公司共同投資了訊飛至悅。在之前的招股書中,海底撈透露了正在與訊飛至悅磋商定製智能訂餐系統的初步發展計劃。這項應用可以提高顧客體驗與經營效率。

2015 年,海底撈還在北京上地開出了一家互聯網線下體驗店。嘗試了一把傳統餐飲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接下來,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都開出了某種程度上的智慧門店。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這次的新店,則可以看做是以往智慧門店的升級——一家前廳後廚都通過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的智慧餐廳。海底撈還在餐廳旁邊的聯合辦公 Funwork 租下了十幾個工位,讓工作人員能夠更方便地對餐廳狀態進行監控。

3

為什麼海底撈這麼熱衷“黑科技”?

為什麼海底撈這麼熱衷新技術?

從始至今,如果梳理張勇的經營理念,我們會發現,海底撈熱烈擁抱新技術不僅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也為了食品安全,更是為了改造餐飲這個傳統產業。

在張勇看來,餐飲行業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技術,他曾經說:“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移動互聯網對於這個傳統產業的改造應該是才開始。”


張勇也曾坦言,他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會按照流程去做。人有時候會犯一些錯誤,但是新技術的運用會解決一些問題。“當我們的廚房都是自動化生產,可以把現場管理的風險降到最低。當廚房裡進的人很少的時候,老鼠也會進的很少。”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如果把現場的管理控制住,再延續到生產環節,比如供應鏈,也可以實行相應的自動化生產,是否可以追溯到源頭,我覺得這是個蠻大的挑戰。”

而且,在業內人士看來,備菜、傳菜這樣機械系的工作越來越難招到合適穩定的人選,這為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困擾,也讓海底撈麵臨著無法穩定輸出海底撈企業文化的局面。

在上市前的發售會上,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也明確指出,推出智慧餐廳,是為了提升後廚處理加工食材的人工智能以及自動化水平,提升新技術的應用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海底撈未來將從五個方面鞏固核心競爭力,其中重要的兩點,一是通過超級APP等新技術提升顧客滿意度;二是應用最新技術走在中國技術最前沿,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上市集資的20%將用於開發新技術。

周兆呈說,海底撈沒有把人員當作純粹的成本概念。如果因為新技術的運用,減少了人員在相關崗位的使用,(那麼)在服務方面就能夠提供更多豐富體驗的內容,把相關人員轉化到為顧客提供豐富體驗的崗位上去。“在海底撈內部,人員成本從來不應該從成本的角度去考慮,而恰恰是我們最寶貴的價值。”

海底撈智慧餐廳首度曝光,1億元打造了什麼黑科技?


由此可以看出,海底撈的人工智能戰略是,機械的工作就交給機器來做,讓服務員聚焦在以人為核心的服務上。

有業內評價說,對於做不成大家庭又不願成為別人口中的“冰冷機器”的海底撈來說,“智能化”或許是一條明智的出路。

不過內參君更願意理解為,餐飲智能化是行業趨勢,即便海底撈不做,也有其他人會鍥而不捨地去做,而現在,海底撈無疑是這個趨勢的引領者。

寫在最後的話。最近兩年,智能無人餐廳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德克士、阿里、盒馬鮮生、五芳齋、慶豐包子鋪、百福等都開啟了智慧餐廳的試驗……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場景出現在我們身邊,智能點餐、刷臉支付、無人餐桌等。

但此時我們也不應該忘了人人湘無人餐廳的結局。美國最早提出無人餐廳概念的 Eatsa,已經關閉了超過一半的門店。

人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是引領他們進入智慧餐廳的原因。但智慧餐廳的本質絕對不是噱頭,而是切切實實能解決問題,並且能給顧客帶來願意復購的美好體驗。海底撈智慧餐廳的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