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機制銀幣在中國近現代社會曾經流通和使用了一百多年。當時,在市場上流通的形形色色的銀幣,包括本國製造的各種銀幣,還有幾十種在中國的市場上流通的外國銀幣,品種共計達九百多種。銀幣的流通對中國近代社會經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一、清代機制銀幣概括

清代中晚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西方的銀幣開始大量流入中國。由於西方銀幣形式劃一,使用方便,所以在社會不脛而走,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用外國銀幣套購中國白銀的現象,引起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在這種局面下,清廷朝野紛求對策,決定順應時勢,自鑄機制銀幣。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清代機械自鑄銀幣,開始於吉林。光緒十年(1884年),中國第一套機制銀幣在吉林機器官局鑄造廠誕生,全套共五枚,面額分別為一錢、三錢、半兩、七錢、一兩五種。據吉林將軍希之奏摺,系當局從軍餉中提取白銀五千兩,委託吉林機器局鑄造,但是未獲行用。因為這是中國最早的機制銀幣,加之此幣鑄造後未及盛行即被廢止,所以傳世稀罕,彌足珍貴。

中國大規模正式開始機制銀幣於廣東。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清政府批准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局鑄造“光緒元寶”銀幣。這種銀幣因為鑄有蟠龍,俗稱“龍洋”。周圍飾以漢、滿兩種文字,印有“光緒元寶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三分”字樣。因以庫平七錢三分為率,並將英文鑄於正面,以便與外國銀幣進行交易,故亦稱“七三反版”。光緒十六年(1890年),“七三反版”停止鑄造,改鑄庫平七錢二分。此種銀幣因仍用舊範,只改紀重,故稱“七二反版”。“七二反版”銀幣試鑄後,因將英文置於銀幣正面的中國年號之內,被清政府以與體制不合為由禁止發行。“七二反版”銀幣停鑄後,廣東錢局造幣廠根據戶部欽準體制,將正面紀省名、幣重的英文移於背面,背面的漢文移於正面。光緒十六年,正式廣為鼓鑄這種第三版,即普通版的“光緒元寶”銀幣。此種銀幣被稱為“廣東龍洋”,直徑39.40釐米,重26.6-27.2克,成色90%。因為成色良好,人們樂於使用,後來又鼓鑄銀輔幣數種,開始廣泛流通。於是各省均照樣仿鑄,行用範圍極廣。據現存實物及有關著錄看,當時幣制並不統一,其重量、名稱亦不一致。此後各省群起效尤,競相設廠鼓鑄,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即已迅速在全國展開。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已有天津、廣東、湖北、北洋、江南、新疆、安徽、湖南、奉天、吉林、黑龍江、福建、雲南、臺灣等十餘個省區設廠鑄幣。由於各省各自為政、錢法混亂,銀幣成色重量不一,且 以省名,互相抵制,流通不暢。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處,其餘造幣廠全部裁撤,遭到地方勢力強烈反對。同年,在北京籌辦“京局”(即中央造幣廠),擬鑄“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銀幣”,次年就毀於八國聯軍入侵。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又建天津戶部造幣總廠,欲鑄大清金幣、大清銀幣、大清銅幣通行天下,以求統一貨幣鑄行權,未果。後曾酌留江南、北洋、湖北、廣東四處分廠,並令各省造幣廠停止擴充,統一更名為某省戶部造幣分廠,所用幣模均由總廠提供,亦不能如願。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湖北省造幣廠鑄造大清壹兩銀幣,因流通不廣而告停鑄。光緒三十一年,成都造幣廠仿效印度盧比,鑄造光緒皇帝像,三錢二分為主幣,一錢六分及八分為輔幣,亦僅用於西康地方,這是我國官鑄幣中首次鑄有帝王頭像的銀幣。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天津戶部造幣總廠試鑄銀幣,當時因七錢二分與一兩二種本位問題未解決,故所鑄之銀幣,種類繁多。清廷內部圍繞銀元以“兩”為單位抑或以“元”為單位展開激烈爭鬥,堅持“兩”單位者依託慈禧太后為首之後黨,贊同“元”單位者以擁護光緒大帝變法維新為號召,如是,“元、兩之爭”逐成封建保守勢力與維新變法勢力間權力鬥爭之一方面,兩派針鋒相對,論爭俞演俞烈。至清宣統二(1910年),贊同“元單位”一派終佔上風,是年10月,清廷頒佈“幣制則例”,規定“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元幣,重庫平二錢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種銀幣、及五分鎳幣,二分、一分、五釐,一釐四種鋼幣為輔幣。元角分釐各以十進,永為定價,不得任意低昴。造幣總廠按此條例先後鑄成,“定統年造大清銀幣”及“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等。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宣統元年(1909年),清政府設立幣制調查局,二年頒佈《幣制則例》,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正式規定銀幣為本位幣,以“元”為單位。宣統三年五月,由戶部天津造幣總廠開鑄“大清銀幣”。直徑39釐米,重26.56克,成色90%。

《銀行週報》認為:自光緒十五年張之洞在廣東開鑄銀元,到1913年底時,全國共鑄銀元約2.2億元,小洋約鑄2.3億元。彭信威先生認為:清末貨幣總量(包括中外銀元、銀錠、銀角、銅幣、紙幣等)為20.97億銀元,“全國人口若以四億計,每人約佔五元二角四分”,如果以其中30%的貨幣在上海流通,則上海流通貨幣量有6億元。

二、民國時期北洋政府造幣情況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天津造幣總廠先後鑄造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黎元洪開國紀念幣、袁世凱共和紀念幣。而四川造幣廠則開鑄大漢銀幣,到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停鑄。而後,民國政府公佈《國幣條例》,仍以“元”為單位,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流通全國。1914年2月,民國政府公佈“國幣條例”及其“實施細側”。以求整頓並統一銀幣鑄行,將造幣局廠加以裁併,僅留天津總廠、奉天、南京、武昌、長沙、成都、廣州、雲南等八廠及重慶、長沙二局。規定以壹元銀圓為本位幣,分壹圓、半圓、貳角、壹角四等幣值。是年十二月,財政部天先在天津造幣總廠首鑄 “袁頭幣”,計有壹圓、中圓、貳角、壹角、五分共五等幣值。至1918年時,新幣已在除甘肅、廣西、雲南、湖南、新疆、西藏、黑龍江之外的各省區流通。而且信譽很好,頗受歡迎。“袁大頭”鑄額據不完全統計,僅民國初期十餘年間,各地所鑄達14億元之巨。

《銀行週報》認為1913年至1916年,銀元共鑄1.8億元,六年至七年,銀元共鑄約1.5億元,小洋約鑄0.8億元。

另有資料認為:在1915年初開鑄新幣時,時人調查應改鑄的舊幣數額為:銀元206 028 152枚,五角銀幣32 279 421枚,二角1,232,860,442枚,一角235,004,212枚。則當時舊幣的鑄造數量約為2.75億元。

《北洋政府時期銀元鑄毀數目表》統計,鑄造數目1,141,453,035元,銷燬數目63,916,823元。據此則1928年各廠已鑄銀元約為10.7億元。

另據《北洋政府時期歷年鑄造銀元數目表》則為:鑄造數目1,743,304,437元。此數大概含舊幣改鑄數。故數目偏多。

北洋政府注重於一元銀幣的鑄造和統一,並在各地方造幣廠鑄造一元主幣方面控制較嚴,當孫像和袁像銀幣在全國流通開來後,其成色和樣式為全國各地普遍接受,因而地方軍閥控制地方造幣廠後,鑄造一元銀幣已無利可圖,或鑄出後無法行使。因而各地普遍將視線轉向政府控制並不嚴密的銀輔幣,一是北洋政府1918年才開始做出以新銀輔幣統一銀角的努力,二是這種努力很快大敗,因而濫鑄劣質銀角成為各地生財之路。其種類之多,讓人瞠目結舌,⒂而且最終在東北和兩廣一度形成了以二角銀幣為主的小洋流通區,並在此區域內形成主幣,一元銀幣反對銀角有行市。

據《財政年鑑》統計,歷年各造幣廠鑄造的輔幣摺合新銀輔幣1角為14641270枚,⒃約0.14億元。實際上,如加上地方軍閥及各種私鑄,當不下0.2億元,甚至更多。

三、民國時期國民黨政府造幣情況

1927年北伐勝利,改鑄一面為孫中山、一面為帆船的銀幣,從此外國銀幣逐漸被淘汰,“袁頭像銀幣”和“孫頭像銀幣”廣為流通。1935年以後,國民黨政府推行法幣後,才禁止銀幣流通。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1927年,北伐戰爭勝局已定,國民黨政府復都南京。政府停鑄“袁頭幣”,改以民國元年版孫中山先生像開國紀念幣舊模,略改英文幣銘,俗稱“小頭”,交杭州造幣廠試鑄,由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幣廠鼓鑄暫為替代。後國內政令漸趨統一,各省造幣廠陸續停辦,銀幣濫鑄現象獲得一定程度控制,財政部開始於上海籌建中央造幣廠,著手擬定新版銀本位幣設計方案,委託奧地利、英國、美國、意大利、日本五國代刻孫像民國十八年(1929年)帆船圖案銀幣幣模。

1930年——1935年,先後對湖南、北平、青海、甘肅、陝西、廣東、廣西等省實行貨幣管制政策。

在銀元漸成近代中國本位貨幣之同時,治用數百年之銀兩制度影響依然存在。自清末至民國前期,中國國際收支,如關稅、鹽稅、償付外責本息等,因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束縛,仍按銀兩摺合,上海、漢口、天津等地仍然使用銀兩制度,國內大宗商業往來交易等亦以銀兩計算,從而形成兩、元並用之雙重幣制。十九世紀末,西方各國先後改行金本位幣制。1926年印度完全放棄銀本位幣制,中國逐成為全球唯一以銀為幣的國家,各國藏銀大量湧入,嚴重干擾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秩序。清末以來,中國僅在因償還國際債務而用白銀摺合金鎊方面,即已蒙受鉅額“鎊虧”損失,民國前期由於“鎊虧”所致額外損失竟達一千萬規元以上。

1933年3月,國民政府正式下令施行“廢兩改元”,上海中央造幣廠開鑄“船洋”。規定“所有徵收稅款,自用銀兩交納者,一律改用銀本位幣,此舉之實施,起於其時中國金融中心上海,4月6日起通令全國執行。至此銀兩貨幣制度終告消亡,銀本位幣制得以確立。同年,上海中央造幣廠根據“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草案”規定,開鑄幣值為壹元之新版銀本位幣,其正面 有孫中山側面像及紀年,背面 中國雙桅帆船圖案和幣值,俗稱“船洋”曾大量發行流通。上海中央造幣廠在民國22-24年間船洋“生產”147,442,329枚,其中三鳥幣生產約226萬枚,回收約220萬枚,22年版4,640萬枚,23年版9,874萬枚。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頒佈新幣政策,發行紙幣,禁止現洋流通。1933年至1944年間,美國為操縱國際白銀市場,轉嫁國內經濟危機,爭奪對使用銀本位幣制國家之貨幣控制權,減輕銀價下跌對國內銀礦之壓力等,實行包括“銀購入法”,“購銀法案”,“白銀國有令”等在內的一系白銀管理政策,採取禁止白銀出口及將白銀收歸國有等措施,令世界銀價暴漲,中國首當其衝,白銀大量外流,令1934年7月至10月中旬,白銀流出即達2億元以上,“工商凋敝,百業不振---,國際收支大蒙不利,國民經濟日就萎敗,種種不良狀況紛然並起。不採有效措施,則國內現銀存底,必有外流罄盡之虞,---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在上年頒佈“白銀出口增稅實施令”之後,決定“自本月4日宣佈以中央、中國、交通三行所發鈔券為國家法幣,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法幣為限”。至此舊有銀本位制度被不兌現紙幣流通制度所替代。白銀在法律上已不再作為流通貨幣,銀幣、廠條、生銀、銀錠、銀塊、及其它銀類開始退出中國貨幣流通領域。

《銀行週報》1931年估計:中國鑄造銀幣總數1,627,225,000元,外幣在中國流通之估計數80,000,000元,中國流通銀幣總數1,707,225,000元。

《中央銀行月報》的1890—1932年鼓鑄銀幣統計為各省造幣廠鑄造總額為1 746 304 427元。

張公權說:“根據財政部估計,一九一八年共有銀元二億五千萬元,流通在全國。十五年以後,這個數目幾乎增加了六倍。一九三三年三月,財政部估計流通的銀元為十四億元。”“一九三三年的銀元流通總額共為十六億元,銀錠的銀子共有一億五千三百萬上海兩(約二億元)。”⒄這個估計基本上是準確的,如加上各種濫鑄、私鑄及輔幣,以及中央造幣廠成立後所鑄新幣的鑄造額,則法幣改革前,中國銀幣的流通額當不下20億元,甚至更多。

1949年國內局勢動蕩,物價飛漲,民眾對紙幣毫無信心,政府被迫於七月初正式公告恢復銀本位制,並重新製造及發行與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原完全相同之銀元。

1949年7月1日,廣州、成都、重慶兩造幣廠鑄造帆船銀幣,並流通於市。隨解放軍南下,很快停止鑄造。

1949年11月6日,國民黨政府在解放軍即將解放廣東前夕,被迫將廣東省第一造幣廠遷往海南島海口市,利用回收的銀元等改鑄含銀量較低只有八成的,“袁頭九年”、“小頭”、 “二十三年帆船”銀元。

1、上海中央造幣廠:

抗戰勝利後中央造幣廠於次年遷回上海,因輔幣停產業務中斷,賴經營副業維持。籌備恢復銀本位時令該廠先行製作二十三年版船洋以備不時之需。至五月底上海前計造幣662萬5千枚,而因戰況危急,所製銀圓均提前發放。

2、成都分廠:

由中央銀行成都分行於七月間與該廠訂約,代工費為千分之二十五。八月即開工生產,所用原料大部自香港運來,少數為原有庫存。至十一月止共製394萬5千枚,交央行成都分行。

3、重慶第二十兵工廠:

央行會同中央造幣廠與兵工廠署第二十廠於七月初簽約,委託生產船洋200萬枚,費用比照成都分廠。生銀亦來自香港及重慶分行庫存,次月中旬即開始交貨,至十一月中旬交清,月底時原擬續約,但因兵臨城下乃告作罷。

4、臺北分廠:

同年四月間已戰火波及京滬地區,中央造幣廠為安全計將上海總廠機器設備分別疏散至成都及臺北,九月正式開工。原預定日產10萬枚,但因自廈門、汕頭等地供應之銀料不順,到十二月底止計出104萬8千枚。

5、美國財政部造幣廠:

中央銀行奉命更改幣制後,六月在廣州設金融顧問委員會,規劃有關財政、金融、外匯等業務。為支撐新幣制之信用,向美國訂購銀幣三千萬枚。由費城、丹佛、舊金山等三廠趕工製造;數量分別為2025萬枚、655萬枚及320萬枚。首批即便在當月中旬裝船,末批則於七月底完成,共分八批,自七月初起運抵香港,總計3000萬枚。

上述五廠所製二十三年版船洋,約有4360萬枚。據報導,雲南當時雖未受委託,但也曾製作船洋,數量約176萬餘枚。另在貴州之八十九軍軍長劉伯龍亦曾私造低色減重船洋3萬餘枚。後製1949年版船洋制額,估計在4500萬枚以上。

四、民國時期蘇維埃及共產黨政府造幣情況

1928年,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一批革命根據地,稱之為“蘇區”。。蘇區創建時,經濟上困難極大,紅軍沒有軍餉,為解決現金缺乏的困難,1928年5月,毛澤東指派當時任寧崗、遂川、泰和、永新四縣經濟委員兼防務主任的王佐,負責籌建井岡山造幣廠,鑄造銀幣。造幣廠採用墨西哥銀幣版,選用成色好的白銀做原料,並不斷改進操作技術,造好銀幣後即戳上“工”字標記,以便檢驗,防止假銀幣混淆。“工”字銀幣成色高、質地純、重量不少於七錢二分,信譽好,故深受蘇區廣大民眾歡迎。1929年1月,為粉碎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圍剿”,紅軍主力撤出贛南、閩西,“工”字銀幣停止鑄造。1932年~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成立後,各區又陸續發行過幾種銀幣,我們將其統稱為“蘇區銀幣”。雖然蘇區銀幣發行數量不多、流通時間不長,但它為我們研究中國革命史留下了寶貴的革命文物。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造幣廠在江西省瑞金縣發行了大量仿造袁大頭3年、小頭、龍洋等(翻砂鑄造)。

1932年3月27日,紅軍在福建上杭擊敗國民黨軍隊鍾紹奎部,繳獲了一套鑄幣機和鋼模,中央造幣廠開始採用機器鑄幣,鑄造的仍然是鷹洋、孫中山頭像銀元和袁世凱3年頭像銀元。鑄好的銀元用鋼印戳鑿上“工人”二字,戳鑿的位置或面或背,沒有一定規矩。

1932年10月,湘贛省根據地造幣廠在永新縣龍門黃崗老爐下村成立,日生產量達400塊銀元。

1933年1月,蘇維埃閩北分行造幣廠仿袁世凱、孫中山頭像銀幣,生產鑄造銀幣,日生產二三百餘塊,用於到白區採購蘇區所需的物資。

1935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工農銀行發行了一套用於白區貿易的三種版別的銀元。同年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蘇區,進入藏區才停止活動。

1949年,東北解放後,人民政府令瀋陽造幣廠用原有的民國三年的大頭鋼模,鑄造肩章、“壹圓”字修過版的三角圓。

1952年,西藏解放後,為了照顧西藏人民使用銀幣已久的習慣,又考慮到安定的因素,中共西南局報請中央政府同意成都造幣廠用原有的民國三年的大頭鋼模鑄造銀圓。

1962年5月10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西藏自治區金銀管理和禁止外幣、銀幣流通暫行辦法》,徹底廢止銀幣流通,中國人民銀行按一定比價收兌全部銀幣,近現代機制銀幣才徹底停止流通,退出貨幣市場。

機制銀幣的發行史,大家來了解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