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发文推广“两权”抵押贷款,小产权是否跟进?

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一贯被称之为“两权”。

农历新年刚过,农村金融服务再迎一波利好。2月11日晚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两权”抵押,主要解决农村金融当中抵押品不足的问题。不管是以前农村金融还是现在更高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都会需要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从目前来看,信贷资金投入面临一个重要的约束,是农村地区的抵质押品不足。

五部委发文推广“两权”抵押贷款,小产权是否跟进?


具体地讲,农村金融风险相对偏高,往往需要抵质押品来控制风险。曾刚分析,但农村地区,合格的抵质押品相对匮乏。因此,如何在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上进行创新,将部分权属作为抵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上述政策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农民发展和改善生活出现的资金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提高借款人的契约意识和还款能力,不过商业银行并非都会积极进入。有业内人士分析:上述政策有可行性,但操作起来可能面临单户金额小、贷后管理难、不良清收处置难。“主要是农行、农商行、邮储银行推进,其他商业银行的推出可能有一个过程。”

还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农房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进,关键要做好配套“制度建设”,例如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以及农房抵押物评估机制等。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浙江、福建等省推广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其中,浙江温州市乐清、瑞安是农房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地区。历史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温州各地就进行了农房抵押贷款“民间探索”。随着之前试点正式启动,温州的农房抵押工作快速发展、大步向前。从温州的实践来看,农房抵押贷款试点释放了农村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也将其视为新的业务“蓝海”,纷纷加大对农房抵押贷款的推广力度。

如果该指导意见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就意味着农村金融将得到很大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序,城乡金融服务也越趋均等化。

五部委发文推广“两权”抵押贷款,小产权是否跟进?


既然经营权和财产权可以用做抵押,那小产权房是否也能沾到光呢?在之前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小产权房不得登记发证。而银行抵押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提供房产证明。因此,小产权房是不可以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的,除非将小产权房转化为大产权房后拥有产权证。小产权房购买者可以在民间的担保公司办理抵押贷款或者个人借贷,但不能做抵押,银行贷不了,只能够找担保公司。若如今指导意见实行落地,小产权房是否也能成为融资的工具?深圳的小产权房数量和占比,位居全国之首,数量多达40多万幢,建筑面积更是高达4.2亿平方米,几乎占据了深圳全市总建筑面积的半壁江山。之前就在传小产权房要转正,现在又很有可能获得抵押属性,难道小产权房的春天到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