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明初长沙城池空前规模的修整

根据文献及考古资料的论证,长沙的城池建设始于战国时期。经汉至明代,逐渐扩大、发展与完善。明朝初年,长沙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延续至有清一代。这里所说的长沙城是指长沙府城,因此次修整意义重大,且包括长沙县在内,故值得一叙。

明嘉庆《长沙府志》:“旧志云,自汉至元,城仍旧址。元以前,筑以土墁,覆以甓。”到明朝初年,“守御指挥丘广乃垒址以石,寻以上至女墙之颠以甓,城用完固。”也就是说,明初对长沙城城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提质改造,建筑材料由土变成了石,建筑技术由夯筑改为砌筑,以前的泥土结构城墙因此而变成了砖石结构的城墙,城基全部是整块的条石,寻(即八尺)以上,即石基以上直达女墙的顶部均用特大青砖砌成,长沙城更加完善坚固起来。

庞大的长沙城池提质改造工程始于明洪武五年(1377),主持者是当时的长沙守御指挥使丘广。笔者将依据文献材料,并结合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在此对明代长沙城池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据明嘉靖《长沙府志》记载,修整后的长沙城墙,“趾之广三丈,颠仅四之一,高二丈四尺,周围度计二千六百三十九丈五尺,里计一十四奇二百二十八步,女墙四千六百七十九堞,堞崇三尺。”即从基脚到顶部有2丈4尺高,周长为2639丈5尺(折合为8798米),有雉堞4679座,每堞高3尺。另,城墙上还设有六七座更楼。

城外绕以护城河,府志称“濠自南门之右,深一丈五尺,广十丈;西下之德润,深一丈,广三丈;延四百八十丈之驿步,延一百六十二丈之潮宗;延二百八十丈五尺,深一丈,广六丈之通货;延一百丈五尺,深一丈三尺之湘春;延二百四十五丈,深一丈,俱广八丈二尺之新开;延五十九丈五尺,濠为池,二段各深一丈一尺,广二十四丈之小吴;延四百九十八丈,深一丈九尺,广二十一丈之浏阳;延二百二十七丈之南门;延四百三十八丈,深二丈,广十五丈。”据此记载可知,当时的长沙城四周都是有护城河的,过去所谓“除西为湘江外,其它三方的护城河,深宽各为1丈9尺”的说法,现在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修缮后的长沙城共开设城门九座。府志称:“东三门,曰新开,曰小吴,曰浏阳;南一门,曰南门,俗云王道门;西四门,曰德润,曰驿步,曰潮宗,曰通货;北一门,曰湘春门。”据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今城门明初因其旧址修筑,有门九,曰浏阳,曰小吴,曰驿步,曰德润,曰朝宗,曰通货,曰正南,曰湘春,曰新开。城周四十里有奇。”由此也说明,至清初时,长沙九门仍与明时一致,只是南门改称“正南”。所以,明朝时长沙九城门十分清楚,即浏阳门、小吴门为东二门;德润门(后又叫小西门)、驿步门(后又大西门)、潮宗门(后又叫潮宗门、草潮门)、通货门(后闭)为西四门;湘春门(又称北门)、新开门(后闭)为北二门;南仅一门,即正南门(一名碧湘门,后改黄道门)。其中,有五门在当时的长沙县境之内,即东边开的小吴门,西边开的潮宗门、通货门,北边开的湘春门、新开门。清陈运溶《湘城访古》考证各门的具体位置后,认为德润门在今坡子街,驿步门在今五一大道与湘江大道的交会地段,朝宗门在今潮宗街口,通货门在今通泰街道口,湘春门在今北正街至建湘路的出口处,小吴门在今中山路与建湘路的交会处,正南门在今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的南端。城内有东正街、浏正街、南正街、北正街、西正街等正街通向各城门。府志还有一个补充说明,九座城门上“各有楼”,至嘉靖修志时,“废者四。潮宗、通货以不戒于火,小吴、浏阳以久未葺,见存者皆五间,三级而二阶也。”

府志又载,长沙城里过去有钟、彭两楼,但只保留了长沙府治后右侧的钟楼,长沙府治后左侧的鼓楼,“近以形胜不宜而撤之”。另据有关记载,城外则有属于长沙县的湘水桥、北关桥、流水桥、清泰桥、乔口镇桥、小吴门桥、湘春桥、司马桥、落棚桥等;属于善化县的王道桥、简家桥、灵官桥、广济桥、西湖桥、内湘桥、沙湖桥、永泰桥、大椿桥、张公桥等四乡相连。这些桥中为明代新建的有清泰桥、司马桥、落棚桥、西湖桥、广济桥、大椿桥、王道桥。据《湘城访古录》载:王道桥在南门外,俗名金鸡桥,为明万历年间知府吴道行建;西湖桥在善化县西,旧为石砌。嘉靖年间易以木,万历年间兵备道李天植复砌以石。

长沙城池的大规模修整,在当时应属巨大工程,要是在今天也是必须得列入省级重点工程,可以推测其耗资肯定是十分巨大的,这在长沙历史上是空前的。其所以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整,最直接的原因,当是元末明初的土筑城墙历经战争破坏,加以年久失修,毁坏不堪。修筑得如此“完固”,主要原因应是热兵器的出现和技术条件的改进。元末明初之际,新出现了用铜或铁铸成的大炮,称为“火铳”,这时已开始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这种大炮与过去的冷兵器相比,其在战争中的威力无比,并且射程远,因而对城池的防御保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明初长沙城池的整修改造,明显有着提升军事防御的目的,是应对当时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

明崇祯时长沙知府堵胤锡在《星沙守城议》一文中云:

大抵通郡形势,负山面江,有险足恃,上策以战为守,守南山而敌人不敢逾险,守捞刀河而敌人不敢越渡,守江洲而敌人不敢舣岸。樵采不竭,闤阓不坏,气度力余,居中四应,十万之敌不能攻也,屹然百二之雄矣!其次以守为守,南守岗,东守坡,北守濠,西守岸,资高下山泽之势以为屏蔽,可进可退,立于无畏,养锐蓄力,伺隙而动,官民一心,财用不匮,一可当十,足支数岁,称坚城焉!

从上面文字也可以看出,长沙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明初大规模的城池修整,将土筑墙改为砖石墙,长沙城确实成了一座具有极强防御功能的“坚城”。 清朝太平军多次猛攻长沙而始终未能克城,长沙城池军事防御的坚固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作为府城的明代长沙城,是当时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黄朴华先生,经过研究后,给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明长沙城东南部有外扩,其东线移至浏城桥→凤凰台→天心阁一线,将此线的高亢地势纳入城内,控制制高点。城墙依山脊而建,以增强居高临下的军事攻防能力。加固城墙,拓宽护城河。为防炮火,改造城墙,用花岗岩条石垒砌墙基,墙体上部砌砖,并修建宽阔的护城河。因此明代整修长沙城,除城市发展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军事防御的需要。第二,城墙范围,东至建湘路,南临城南路,西抵江滨,北到湘春路。第三,就其规模格局而言,南北长2900米。东面,不仅将护城河拓宽,还将长沙城东南部外扩,天心阁、凤凰台、浏城桥等一线的高冈地势纳入城池范围内。这样,长沙城的平面格局呈现东南部向外鼓凸的现象。

又据黄纲正等著《湘城沧桑之变》一书介绍,长沙北临洞庭,素有“水乡”之称,境内河汊溪流密布,高耸的城墙外面则有宽宽的护城河环绕。古人为了克服“川泽之阻”,或独舍资财,或邀众募捐,或衙署拨资,“大江则造舟乱流以渡,断涧则伐木凿石架阁以通。”自古以来,士民把修桥铺路视为“行善积德”,世代相传,尤以明清境内道路成网,建桥更有所发展。据清同治《长沙府志》载,长沙县有清泰桥、学仕桥、范林桥、万古桥等253座;宁乡、浏阳、善化亦各有大小不等的桥梁数百座。这些桥梁在造型结构上有的是木架独木桥,有的是石礅独木桥或石礅条石(一搭或多搭)桥,有的是砖瓮单孔桥或多孔麻石拱桥,虽然大多造型古朴,结构简单,却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古代长沙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沿着长沙古城墙外东、南、北三向护城河修建的各类木质、石质的小桥,虽然今日早已踪迹全无,但却留下了不少形形色色带桥的街巷名称,向人们展现着古代长沙城市建设特有的风貌,为古城长沙增添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