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独家:独家:齐齐哈尔金长城遗址公园(资料)

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金朝古塔

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圆觉寺

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沈阳:50个泥塑人物绘制辽东马市场景再现繁荣景象

金兵屠城与潭州之乱

最后的完颜


北宋末年,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不断南下,于靖康二年(l127)攻陷开封,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再建宋朝,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金国灭亡北宋后,继续南侵,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独占天下。建炎四年(l130)正月,金国大将兀朮率领金军从江西分兵入湘,一路势如破竹,于正月二十四日(3月5日)直抵潭州城下,传令投降。潭州军民在湖南安抚使向子諲率领下,固守拒敌,打退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围城的第八天,经过充分之后的准备金军,对潭州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万箭齐发,炮石如雨,金兵犹如猛虎下山,于二月二日(3月13日)攻破州城。守军与金兵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厮杀声惊天震地,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向子諲,见势不妙,夺楚南门仓皇而逃,率所属移驻攸县。但是,守城将官刘玠却率残兵继续与金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身中数十矢,仍奋勇杀敌,“挥兵直前”,直至阵亡。兵马都监王暕率民兵守朝宗门,力战而死,谱写了潭州人民抵抗外族入侵的可歌可波的篇章。

金兵破城之后,对潭州军民进行血腥屠杀,老幼妇孺都成刀下鬼,青壮年男子皆为箭下魂。人群的哀号伴随着北风的呼啸,和横七竖八几乎堆成小山的尸体,交织出一幅悲惨而又恐怖的图景。不仅如此,金兵还在潭州城进行了空前的大洗劫。官府衙门首当其冲,自是在劫难逃,官僚地主老财之家多被洗劫一空,穷苦百姓家稍为值点钱的东西也一概成了金兵的囊中之物。“扫荡”式的劫掠之后,金兵在潭州城内四处纵火,企图掩饰他们的强盗行径。史书称“金人掠潭州六日,屠其城而去”[A1] 。金兵屠城,使长沙受到惨重的破坏。

金兵去后,“群盗大起”,先后有刘忠、杜彦、孔彦舟、马友等几股溃兵、土匪武装涌入长沙,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刘忠在两宋之交聚兵于东京(今开封),建炎三年(l129),自蕲州进入湖南。次年,也就是金兵破潭州城的那一年,刘忠占据岳州平江白面山(又名白绵山)。拥众数万,“阻湖水以自固”,在平江、浏阳、分宁(今江西洪州)3县“往来焚掠”,无恶不作,后被福建等路安抚副使韩世忠[A2] 率军击溃,刘忠也被部下杀死。溃兵杜彦自江西袁州焚掠浏阳,时犯善化、长沙二县。潭州通判孟彦卿率军民与之战于浏阳。添差通判赵民彦以山为障,与杜彦鏖战于浏阳的南流桥,杀伤甚众。不料阵中旗倒,官兵自溃,孟、赵二人被杜彦捉住后杀害。绍兴元年(l131),潭州又遭到孔彦舟的焚掠。孔彦舟曾任淮州团练使,收罗溃兵进犯荆南、澧州等地,被当地人民击溃。后因领兵镇压钟相起义有功,被南宋政府重用,擢升利州观察使。是年孔彦舟举兵叛宋,于四月率部乘巨舰数千进犯潭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马友率部迎击,孔彦舟大败,死伤甚众。孔败退后,投靠了伪齐。随即,马友引兵进驻潭州。马友系为盗出身,时被荆湖安抚使李允文招安,权荆湖南路招捉公事。马友本性难改,所部在潭州大肆抢掠,下乡捕捉百姓,“划刷金银,每二十人为一串,皆透手心,以索贯之”。 短短两年,长沙城垣残破,十室九空。

绍兴元年(1131)正月,南宋王朝曾改荆湖南、北路为荆湖东、西路,分别以鄂州、鼎州(今常德市)为治所,潭州属东路。次年,又恢复旧制,荆湖南路的治所潭州仍设长沙县。同时,南宋政府派观文殿学士李纲[A3] 担任湖广宣抚使,兼潭州知州,率统制毕士安所部3千人赴湖南治事,局势逐渐好转。接着,贵州团练使李宏引兵进入潭州,将马友抓获处死。马友部将王进、王俊等率部数干人离去。是年末,李纲招降马友部将,“自是湖南境内溃兵为盗者悉平”,潭州获得了暂时的安定。

作为湖湘军事重镇,长沙在南宋时的地位更为重要。南宋初,宰相李纲提议在全国沿河、沿淮、沿江重地设置帅府,提统重兵,潭州为沿江6大帅府之一。因此,有宰相李纲、张浚,大将韩世忠、王(王+燮)、岳飞等先后来到长沙。绍兴二年(l132),李纲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平定湖南兵匪之患。次年10月,宋朝廷以禁军疲沓不堪战事,划分诸统兵大将辖区。潭州先为王(王+燮)辖区,后因其作战无能,又代之以名将岳飞[A4] ,长沙又成了声震中外的岳家军的驻防地。在镇压杨幺起义的战争中,李纲、张浚、岳飞先后以统帅身份坐镇长沙,指挥潭、鼎、岳、辰、澧等州和湖北的各路军队,采取军事进攻和分化诱降相结合的策略,先后招降黄佐、周伦、杨钦等义军将领,瓦解义军20余万人,避免了一场血腥屠杀。为防义军攻击,潭州更是严密布防,外有重兵分屯桥口、湘阴、益阳,内有数干水军巡守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