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公元961年七月,南唐中主李璟病死,他的继承人、二十五岁的五子李从嘉在金陵继位,后改名李煜,史称"李后主"。按传统,李煜本来跟皇位沾不上边,但他大哥、太子李弘冀后来暴病身亡了。李璟欲立李从嘉为太子,但有大臣反对说李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佛教,没有人主之才,推荐七子李从善。李璟没有耐心再折腾,便正式册立李从嘉为太子。

传说李煜生有"奇表",相貌很不一般。据载,李煜"广额丰颊,骈[pián]齿,一目重瞳",也就是龅牙和一只眼睛双瞳孔,李煜字"重光"便是由此而来。这个相貌颇似传说中上古圣君舜的相貌。李煜即位之后,面对北宋的咄咄逼人之势,对外一味讨好对方,说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当上国主,还送钱送物给宋太祖赵匡胤,极尽奴颜婢膝之事,希望北宋能放自己一马,使南唐继续苟延残喘。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李煜创作《虞美人》意境图

李煜继位时的南唐国势已经大不如前,失去了富庶的淮南地区,使南唐赋税收入大为减少,又要承担北宋的贡赋,加之李煜佞[nìng]佛,广修佛寺,奢办法会,更加重了财政负担。李煜在国势糟糕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统治十五年,也与他采取的一些善政有关,比如废屯田和允许实物抵交课税,这些都减轻了农民负担。在刑罚方面,李煜实行省刑慎罚的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

北宋利用李煜佞佛的弱点,派间谍"小长老"潜入南唐,伪装成僧侣,蛊惑后主大造寺院佛像,以消耗南唐国力。可笑的是后来宋军攻打金陵正急之时,李煜召小长老商议退敌之策,小长老说:"北兵虽强,岂能当我佛力。"于是登城大呼,围城宋军稍稍退却,李煜大喜,命城中百姓一齐念诵《救苦观音菩萨经》,全城喧沸。不久宋军攻城更猛,城中军民死伤无数,李煜这才发现被骗。

其实北宋在平定后蜀、荆南等国之际,南唐战略上也不是没有翻牌的机会。比如南都留守林仁肇[zhào],人称"林虎子",多谋善战,曾参与南唐与后周的淮南战争,屡立战功,是南唐少有的良将。林仁肇曾密奏李煜,说他可以趁宋军主力在西线、淮南守备空虚之际,领兵过江收复淮南。为了给李煜留条后路,他还建议起兵之日,朝廷可以宣布他为叛将。事成,功归朝廷;事败,诛杀他全家,以向赵匡胤表明朝廷并不知情。林仁肇的建议非常冒险,但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只要李煜肯把花在文学艺术上的精力多用一些在治国上,守住江南是不成问题的。可李煜生性懦弱,不喜欢冒险,不但拒绝了林仁肇,还中了赵匡胤的反间计,听信谗言,派人毒杀了林仁肇,自毁长城。

金陵被困、即将城破之际,李煜为了挽救危局,派大臣徐铉[xuàn]携带大批财宝出使北宋,请求退兵。徐铉面见宋太祖时,极力称李煜无罪,又说李煜侍奉宋太祖如父,从未有过失,陛下师出无名。赵匡胤怒斥道:"不必多言,李煜本来无罪。只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震烁千古的名言,也是赵匡胤留给后人最经典的一句话。古往今来,最难讲的就是一个"理"字,弱肉强食,自古皆然,你打不过我,我吃掉你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徐铉无言以对,只好默默退去。

李煜是个性格柔顺、多情善感的人,他对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充满关爱之情。李煜有二子,长子李仲寓,次子李仲宣。李仲宣聪明伶俐,懂事乖巧,三岁即可诵读《孝经》,还识音律节拍,李煜和大周后对这个次子爱如掌上明珠。不幸的是,李仲宣命短,四岁时因一只野猫扑倒了佛像前的琉璃灯而受到惊吓,没多久就夭折了。李煜对此悲伤欲绝,几至昏厥。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大周后臆想肖像图

李煜的妻子大周后是司徒周宗的长女,小名娥皇,比李煜大一岁,国色天香,性情温顺。大周后还是一位风华绝代的才女,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周娥皇最拿手的就是弹奏琵琶,她的老公公李璟有次过生日,娥皇就曾为李璟弹奏一曲,李璟大喜,便把他极珍爱的绝品"烧槽琵琶"送给娥皇。周娥皇还精心整理并恢复了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曲谱,从而使"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李煜《玉楼春》一词中有"重按霓裳歌遍彻"之句,描写的就是恢复后的《霓裳羽衣曲》演奏时的情景。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霓裳羽衣舞》

李煜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妻子爱惜有加,两人如胶似漆,恩爱无比。不过大周后体弱多病,特别是在幼子李仲宣死后,悲伤过度,病情加重。李煜贵为国主,却日夜侍候于病榻旁,关怀备至。大周后在陪伴李煜十年后死于公元964年冬,终年二十九岁。李煜对大周后的死悲痛欲绝,写下了长达千余字的《昭惠周后诔[lěi]》表达悲伤。

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即李煜在大周后病重期间与他的小姨子关系暧昧。据陆游《南唐书》记载:大周后患病时,小周后已入宫中。有一次大周后偶然见到妹妹,惊问道:"你何日来?"小周后年幼,不知嫌疑,就回答说:"我已入宫数日了。"周后十分生气,转身面壁,至死也不肯转过身来。因此李煜在其死后故意做悲伤状,以掩盖做出的丑事。这种记载的真实性,即李煜在大周后病重时是否与当时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周后私通,已然无从考证。宋人根据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词"刬[chǎn]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等朦胧隐约的句子,作为李煜与小周后偷情证据,有揣测和牵强附会之嫌。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菩萨蛮》意境图

公元968年,李煜正式册立小姨子为后,史称小周后。小周后小名女英,也是天生丽质,颇具文才,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十四岁,但也算是郎才女貌,堪为佳偶。历史很奇妙:上古圣君帝舜的两个妃子叫娥皇、女英,而长相和舜很相似的李煜竟然也先后娶了周娥皇、周女英。李煜对小周后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其姐姐,李煜为了讨小周后欢心,每逢春天,李煜都下令将宫殿四处插满鲜花,号曰"锦洞天"。他还在花园中用重金造了一个雕梁画栋的小亭子,仅容二人,与小周后经常在其中饮酒赋诗,全然不顾国势日衰,北面大宋朝的虎视眈[dān]眈。

李煜是个政治庸才,但在艺术上又是一个天才。传说李煜有一样遗臭千年的"发明":女性缠足的"三寸金莲"。据载,李煜宠幸的一个宫女窅[yǎo]娘身材窈窕,纤丽善舞。李煜特意为她制作金莲花,高六尺,饰以珍宝,细带缨络。窅娘用细绢缠足,宛如新月,舞于金莲花之中,回旋有凌波之态,与现代芭蕾舞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这样的三寸金莲纤小可人,宫中仿效,后又流传于宫廷之外,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古代妇女缠足之风即源于此时。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凌波舞》

李煜的历史定位是"亡国之君李后主",但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词史上,李煜则被称为"一代词宗"。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发自晚唐,兴于五代,但五代多是艳词,就像香甜的巧克力,吃多了也会让人倒胃口。由于李煜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对词的理解和之前浮靡的"怜工"词不同,把词的境界和品味提到了新的高度,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除了在词作上开创千古一派,在书法、绘画领域也有较大成就。李煜的书法在柳公权基础上又有创新,形成了自己"金错刀"与"撮襟书"的风格。在绘画上,他创作了《自在观音相》、《写生鹌鹑图》等九幅画中珍品,遗憾的是后来北宋靖康之难,天下大乱,李煜的书法和绘画都没有保存下来。李煜还著有《书述》,评论前人的书法作品以及阐述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书写八法,极有艺术价值。另外,他还把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并行之于世,实为书法字帖之祖。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唐宫乞巧图》局部

公元975年十一月底,宋军攻破金陵,李煜率臣僚数十人投降了。李煜及其嫔妃作为俘虏被押解到了汴梁。离开金陵前,李煜作了一阙《破阵子》词,其中有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悲怆之情溢于言表。

赵匡胤比较仁厚宽容,没有把李煜和小周后怎么样,只不过授予他"违命候"这样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号。可是好景不长,年方五十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莫明其妙的驾崩了,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李煜的噩梦开始了。天生好色的赵光义早就对小周后垂涎三尺,赵光义打着让小周后到宫中拜见自己后妃的幌子,召小周后进宫。每次入宫一去就是好几天,小周后回家后必大骂李煜,声闻于外。不用说李煜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不能去安慰妻子,只好无语躲闪回避。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小周后臆想肖像图

赵光义最为人诟[gòu]病的是,他居然让宫中画师现场把自己临幸小周后的"威武雄壮"画下来,这就是在野史有名的《熙陵幸小周后图》。这副画上面后来还有元代文人的题诗:"江南剩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小周后受此污辱,痛不欲生,但她不敢冒犯赵光义,自己和李、周两家的性命都握在赵光义的手里。李煜也是欲哭无泪,身为亡国奴又寄人篱下,身边只有这个女人可以聊做安慰。李煜虽然窝囊,但也是个男人呐,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糟蹋,却根本无力保护!李煜心中已经翻江倒海,但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

于是李煜"重操旧业",填起词来。李煜在亡国后寓居汴梁的两年所作之词,才真正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公元978年七夕,这一天正是李煜四十二岁生日,他写下了《虞美人》这首词,也是唐、五代以及北宋早期词的抗鼎代表之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山美人终成空,人生长恨水长东(下):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的故事

《虞美人》意境图

正如清代史评家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最痛苦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最感人的文学作品。但是这首词描写思念故国的字句,彻底激怒了宋太宗,使他下决心除掉李煜。赵光义派人送来一瓶"好酒",实为牵机毒药,一代词宗李煜在喝完毒药后痛苦而死。小周后亲眼看到丈夫的惨死,悲痛欲绝。虽然小周后受辱后骂过丈夫窝囊废,但对丈夫的感情从未改变,尤其是来到汴梁后两人更是相依为命,可赵光义却毁灭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小周后哭了数日,在丈夫灵前自尽,年仅29岁,与姐姐大周后同寿。

历史很诡异。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宋徽宗赵佶的一生,竟然和李煜惊人的相似——同样文采风流、多才多艺,同样做了亡国之君。宋人记载,宋徽宗降生前,其父宋神宗曾看过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梦李主来谒[yè]",随后就生下赵佶。民间传说宋徽宗就是李煜投胎转世,复仇来了。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他悲惨的命运博得人们的广泛同情,也让历史叹惜了一千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