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跌倒时,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帮你打它”是最蠢的

“砰!”是椅子撞击地板发出的骇人声响。我急忙从卧室跑出来,是女儿摔倒了,看了看,还好,她并没有受伤,我暗自放心。女儿瘪瘪嘴,想哭,但是看我没有要搭理她的意思,她也失去了“表演”的欲望。

女儿越大,越会撒娇,一点点跌跌撞撞,就会“大雨倾盆”。刚开始,她一跌倒就哭泣,我很着急,一遍遍问撞到了没,摔伤了没?次数多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女儿总是在有人关心的时候,痛哭流涕,彷佛承受着天大的痛苦;而没人关心的时候,也就只会瘪瘪嘴,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孩子跌倒时,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帮你打它”是最蠢的

从那以后,我再发现她摔倒,只要不严重,我总是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时间久了,女儿也不再动不动就掉眼泪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孩子被椅子绊倒了,被桌角撞到了。孩子刚一瘪嘴,做父母的总会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心安抚,深怕孩子受一点伤。嘴里还会不停的说着:“宝贝不哭,是椅子坏,妈妈帮孩子打椅子。”说着,还伸出手,拍打几下“罪魁祸首”。

我不知道,做父母的是否意识到这样的举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视椅子为生活中的大敌。由此可见,父母如何正确地处理孩子的“跌倒”,着实值得斟酌一番了。

孩子是我们生活中幸福的源泉,是我们捧在手心的宝贝,做父母的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害怕自己的孩子伤着了、累着了、受到委屈了;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无数次,我们为孩子的苦恼而苦恼,为孩子的痛苦而痛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我们的心痛,一定要用这种关爱来转移孩子的视线。

在大自然中,雏鹰在风雨中训练双翅,总有被树干划破的时候;小海燕在风雨中翱翔,也总有被骤雨打湿羽翼的时候,而成长中的孩子,总会遇到坎坷。此时,做为父母的我们,请学会“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顾,听之任之。孩子的成长如登山,跌倒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太在意,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便好。当孩子还在对这个社会知之甚少的恐惧中微微颤动时,太多的镁光灯突然一齐聚焦,只会让孩子疑惑和恐慌。正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自会在风雨的磨砺中懂得坚强。太多的关心反而会给它小小的船舱增加无谓的负荷,成为前进的压力与阻碍。

孩子跌倒时,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帮你打它”是最蠢的

“袖手旁观”也不意味着硬下心肠,装作看不见、听不着,只是偷偷地为孩子的努力而高兴,为孩子的坚持而流泪。

曾经有这样的父母,看着孩子日日挑灯夜读,觉得非常欣慰,可是从来没有当面夸奖过孩子,孩子越学越没有动力,成绩越来越差。当父母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孩子竟然患上了轻度的忧郁症。

如果孩子跌倒了,我们不去关心,也许他将来会变得比较冷漠。如果孩子跌倒了,一直在苦苦挣扎,我们不鼓励,也许下次他依旧站不起来。如果孩子努力了,还是站不起来,我们不伸出手,也许我们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因此,在孩子跌倒时,我们要确定孩子有没有受伤,有没有站起来的意愿,有没有站起来的能力。

正如一艘经历风浪的小船,总是希望大船能在风雨中伸出双手。没有鼓励和安慰,小船怎么能在茫茫黑夜中奋勇前行?没有帮助和夸奖,小船怎么能在惊涛骇浪中找到方向?

所以,当孩子跌倒却没有哭泣时,请学着微笑赞扬:“宝贝,没哭,真厉害!”当孩子晃晃悠悠站起来时,请试着鼓励:“孩子真棒!”当孩子痛哭流涕时,请学着正确引导,通过适当的方式教他一些摆脱困境、解决冲突、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战胜它,而不是把“椅子”当作借口。

面对孩子的跌倒,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面对孩子的跌倒,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也有很多。

孩子跌倒时,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我帮你打它”是最蠢的

我们既要教会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也要让孩子明白如何才能够爬起来。但不管怎样,请不要用我们的双手去代替孩子的双脚,只有孩子自己站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跌倒,学会站起,学会努力,学会坚持。

而我们要在孩子的每一次跌倒中,学会收起过度的关心,隐藏不必要的关注,学会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面对苦难,学会“袖手旁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