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课外书到底好不好?看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

有一位母亲面色凝重地跟我说,她的孩子只喜欢看课外书,不喜欢读课本,我惊讶地问:“他功课不好吗?”母亲说:“没有。”我说:“这有什么关系呢?知识是相通的,课外书读多了,课本的东西不读也会,他喜欢读课外书,你喜欢成绩高,你们两人各得其所,为什么还要烦恼呢?”

孩子看课外书到底好不好?看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

阅读是教育的基石,所谓开卷有益,只要不是色情小说、暴力或怪力乱神的读物,孩子读什么,大人不应管太多。但是,仍有许多母亲反对孩子看“课外书”,仍然不了解知识其实是无所谓“课外”或“课内”的。课外书就是课本的鹰架,背景知识愈广,孩子愈容易接受课本所要传递的知识。

人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教室中特意的学习和生活中无意间的学习这两种学习都很有效,但是用得最多的还是无意间的学习。格林爵士说得好:“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而是在培养人格和情操,教导正确的价值观和让学生交到好朋友。”王尔德也说:“教育是件好事,但是请记住:许多值得学的东西是无法在学校里教的。”

孩子看课外书到底好不好?看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

某杂志发行人殷允芃也说:“十八个月就淘汰一轮,假如我们仍然教给他死知识而不是活的求知方法,那么等他毕业进入社会时,这个知识早就落伍,被淘汰掉了。”

背景知识是许许多多无意间学习的累积。我儿子小的时候,我曾讲《西游记》的故事给他听,哄他睡觉。后来,他随我回台湾地区任教,住在阳明大学的宿舍中。我们的宿舍靠山,常有一些蛇、蜈蚣出没。有一天夜里,我做完实验带他回家时,赫然发现客厅有一只大蜈蚣,我儿子立刻大叫:“妈妈,赶快去抓一只公鸡来!”但是台北哪里有活的公鸡呢?最后是请隔壁的教授来把它打死,我们才敢进门。

孩子看课外书到底好不好?看看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一直很纳闷,儿子怎么知道鸡是蜈蚣的克星呢?这个谜一直到最近清理旧的录像带,看到一卷他三岁半时,我讲《西游记》给他听的带子,我才恍然大悟。我曾讲过三藏取经,师徒一行来到黄花观,那个道士是蜈蚣精,为了报仇,把剧毒塞在红枣中,泡茶给唐僧师徒解渴,结果唐僧、猪八戒、沙僧都中毒倒地,只有孙悟空看到道士的茶没有枣子,他便不喝,没有被害。这个道士腋下有1000只眼睛,他衣一脱、手一伸,变出一个金光罩,照得孙悟空睁不开眼,后来经过观音菩萨指点,请出昂日星官的母亲毗蓝婆菩萨来,她用她儿子在日眼里所炼的一根绣花针,一抛,破了这个金光罩,道士便倒地变成一尺长的蜈蚣。因为昂日星官的本相是公鸡,鸡能降服蜈蚣,所以收伏了这道士。想不到三岁半时无意间的学习过了十年,当情节恰当时,就跑了出来。

孩子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只要他能快乐学习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