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廚電新增千萬產能再落1子 萊陽基地動工產能400萬

5月16日,海爾廚電位於萊陽的互聯工廠正式動工,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建成投產,投產後年產量將達400萬臺,成為海爾廚電新增1000萬臺產能落地的重要一子。萊陽廚電互聯工廠建成後,將依託卡薩帝、GE Appliances、斐雪派克、海爾、統帥廚電的研發製造資源,實現油煙機、灶具、消毒櫃、烤箱和暖碟機等產品的柔性生產,實現從產品成套到製造成套的轉變。

海爾廚電新增千萬產能 製造能力行業第一

海爾廚電新增千萬產能再落1子 萊陽基地動工產能400萬

2017年,中國廚電市場規模增長迅猛,捷孚凱(GfK中國)全國零售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廚電市場零售量達到5852萬臺,同比增長10%;零售額達到941億元,同比增長20%,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吸油煙機、嵌入式灶具、微波爐、嵌入式電烤箱、電蒸箱及洗碗機是主力產品。

但在高增長的同時,廚電行業還伴隨著無秩序的頑疾。數據顯示,2017年,廚電行業新進品牌468個,淘汰品牌347個,行業換血加快、競爭失序。專家分析,眾多廚電品牌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粗製濫造導致的質量低劣,但歸根結底,是這些品牌想在快速增長的廚電市場分一杯羹,但自身的製造能力卻難以支撐。

2018年,中國廚電市場零售量有望達到6439萬臺,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新興消費群體對智能廚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儘管國內外各大廚電、科技巨頭紛紛佈局智能廚房,但整體行業仍處在智能產能受限的局面。

就智能廚電產能來看,老闆廚電建設有200畝數字化智能製造基地;方太智能廚電創新工業園在2016年開工,年生產智能廚房15萬套,智能廚電300萬臺。而海爾廚電則分別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萊陽佈局智能廚電產能共700萬臺,同時計劃在未來2年內再增加300萬臺智能廚電產能,實現1000萬產能落地,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目前,海爾大廚電已擁有美國-GE佐治亞廚電工廠、意大利-Elba廚電工廠、墨西哥-FPA廚電工廠、海爾智慧廚房互聯工廠等全球5大廚電智能製造工廠,萊陽廚電互聯工廠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海爾廚電全球製造體系佈局。海爾大廚電正在以用戶需求驅動產品創新,徹底釋放產能,帶動全球廚電產業快速發展。

開啟廚電全球造 海爾大廚電唯一實現全球供需協同

海爾廚電新增千萬產能再落1子 萊陽基地動工產能400萬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世界家電品牌格局也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以中國市場為例,2017年中國廚電行業前十的品牌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且這一比例仍在上升。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代表,海爾廚電通過研發、生產和營銷的本土化策略,實現了全球資源與全球用戶需求的協同。整合了斐雪派克、GE Appliances等優質資源後,海爾大廚電正成為聚合全球資源對接全球需求的生態平臺。

從全球來看,具有海爾大廚電這般製造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企業鳳毛麟角,海爾廚電萊陽廚電互聯工廠就是海爾大廚電整合全球資源、實現全球協同的成果:互聯工廠由斐雪派克研發團隊參與設計,整合了斐雪派克和GE Appliances的自動化技術,結合COSMOPlat的大規模定製模式,能生產出同時符合中國、美國雙重標準的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產出行業最佳解決方案。

海爾廚電新增千萬產能再落1子 萊陽基地動工產能400萬

眾所周知,海爾已經連續9年成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冰箱連續10年成為全球第一,海爾洗衣機也是實現全球9連冠。這表明海爾已經位於家電行業製造鏈的價值高端,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背後的全球資源和製造能力的協同。

對海爾本身來說,廚電產業依託全球互聯工廠佈局了獨一無二的資源製造能力,將成為繼冰箱和洗衣機之後的又一個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行業。

而對廚電行業來說,海爾萊陽廚電互聯工廠的400萬臺產能無疑增強了中國廚電產業的整體制造實力,將引領行業向高精度、高效率前進,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但更重要的是,海爾大廚電在全球範圍內打造了研發製造資源與用戶差異化需求無縫對接的平臺生態,真正實現廚電的全球造,對整個廚電產業的發展具有指向標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