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古代文化传承受条件约束,平常人写字几乎不能留存千年以上,现在各时代书法名家真迹极为珍贵。按说古代皇帝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皇帝们的墨宝要传承下去来也很难。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唐朝时,书法兴盛,李世民是见过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的,比我们现在的书家幸福多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唐朝以后的临摹作品。《兰亭序》失传了,很多人都怀疑是李世民收藏起来,很可能带到了墓中。

李世民特别欣赏王羲之的字,成了王羲之的书法粉丝。经常临写王羲之的字,李世民的书法有很明显的王体风格。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李世民《晋祠铭》碑

李世民临摹王羲之书法,感同身受,就亲自撰写了《王羲之传论》,在文中他赞叹: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从这些溢美这词可以看出李世民是王羲之书法的“皇粉”无疑……

因为李世民对《兰亭序》的酷爱,得以让行书登上大雅之堂,摆脱了当时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李世民《温泉铭》碑拓本

什么规矩?唐朝以前,为了显示庄重,所有碑文一般都采用篆书、隶书、楷书来写,就是后来楷书和行书并存与世时,人们也选择楷书,比如颜真卿的楷书碑文就很有名。

在李世民传世的书法中,《晋祠铭》《温泉铭》都是以碑刻行书形式出现,是把当年李世民的字翻刻到碑文上,也是有记载行书碑文首创,破了历来的篆、隶、楷碑保守规矩。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在李世民临写《兰亭序》时,唐朝另一位种子皇帝武则天也有幸在一边观赏。传说中聪明绝顶的武媚娘,不但人长得出众,悟性也高得离谱,很快就抓到书写行书的要点。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按历史记载李世民批改的奏章中,有不少是武则天的代笔,想来她不但学写了王羲之的字,也能摹写李世民的字体。

最叫唐朝人惊叹的是武则天还有一手绝技,绝没想到。当年武则天当上女皇到了晚年心有所感,手书了《升仙太子碑》为盛世添上了浓墨重彩。

在碑刻内文中,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武则天版行书风格。而碑额上有六个大字"升仙太子之碑",妙的是用“飞白体”书写。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李世民学《兰亭序》破了一个规矩,武则天写六个字露出失传绝技

“飞白体”最早是汉朝的书家蔡邕所创,传说中他观察别人刷墙有感,发明了笔画中有丝丝露白还有鸟头燕尾形象,非常有装饰美感。可是蔡邕的飞白真迹并没有传下来,唐朝人是看武则天的“飞白体”见证了失传的书法绝技,明白了“飞白体”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