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胜境,不负其名

趁着周末两日的假期就带着父母妻儿一起来到了无锡,最要是距离比较近,还有是选择的景点也比较适合父母的心意,早上很早的就开车来到了灵山胜境,在订好的精舍稍作休息后我们一起来到了景区,最先来到的是九龙灌谷音乐喷泉表演,讲述佛祖诞生的故事。故事神奇,喷泉更好看,随着或缓或急的音乐节奏不断变化的水柱展现了“九龙灌浴、花开见佛”的绚丽景象。水柱中的彩虹你看到了吗?九龙灌浴的表演每天四场,我们是第一天下午在喷泉后面的降魔石窟处观看的,第二天早上又在正面看了一遍,还拍到了彩虹,很超值。

灵山胜境,不负其名

九龙灌浴附近的广场上有很多鸽子,非常nice,一点儿都不怕人。我买了玉米粒,小家伙躲在一边不敢喂,我只好自己上阵了,鸽子们毫不客气,吃完我手里的玉米粒,顺势就踩着胳膊上到肩膀,有的还不满意,又踩到我头上,头发都被抓乱了,小家伙看得激动、兴奋又有点怕。上面这张照片是小朋友为我拍的,我问他“妈妈的脑袋去哪里了?”他回答我:“在照片外边,你不是让我拍喂鸽子的照片吗?手和鸽子都有了啊。”彻底无语了~

灵山胜境,不负其名

这就是灵山大佛了,高88米,其前面的祥符禅寺内还有一高8米的小佛,和大佛一模一样,大小佛连同九龙灌浴均位于灵山胜境的中轴线上,在大佛下面,偶尔听到一个导游对他团队的人解释说,大佛右手代表得到,左手代表施予,告诫人们莫要贪心,在获得的同时要记得施予。比起佛教教义的高大遥远,导游的解释更加生活化一些,也利于人们理解、记忆并付诸实践。其实,不管哪一种说法,都传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佛教教义历来主张“舍得、不争”,我不禁想,生活中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够舍弃的?又有什么是我们可以一直握在手中的?正所谓舍下是福。在大佛这边还有一个“平安抱佛脚”的活动,就是乘电梯去到莲花台上,摸一摸大佛的十个脚趾头,据说可以带来平安好运。我也照做了。

灵山胜境,不负其名

这座白塔叫曼飞龙塔,老妈说看起来和云南的塔很像,我表扬她“你说对了,这座塔代表的就是云南那边的南传佛教”。灵山胜境景区是对佛教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在我国佛教由于传入的途径、时间和民族背景不同,逐渐形成了三大语系,分别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其中汉语系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韩国和日本,属大乘佛教;藏语系主要在藏区流传,是大乘佛教与地方宗教的融合;而南传佛教则由缅、柬等东南亚国家传入,属小乘佛教。这三种佛教语系在灵山的代表建筑分别是梵宫、五印坛城和曼飞龙塔。我很得意的把今年上半年在柬埔寨旅行所得的一点佛教知识和灵山所见联系起来,也算是此行的一点意外收获吧。上图中这个站在塔前的小人儿是我家小朋友,我和老妈说话时,他盯着白塔看了老半天,考虑怎么爬上去,结果无功而返,呵呵。

灵山胜境,不负其名

下面的景点打算是回去休息一番再来参观了,已经是到了晚饭时间,先去吃完饭和休息之后明天再继续,毕竟父母也是比较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