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2000年,小白18岁。

他的眼前,是一碗酸萝卜老鸭汤。

那时他不知道,以后会和这碗汤纠缠半生,成为他的谋生之道。

他当时正在苦恼,怎么把这碗堪比酱油的咸汤喝完。

重庆最家常的酸萝卜老鸭汤,重咸重油重辣,吃惯清淡的老厦门几乎难以入口。

他还是喝完了。因为这是媳妇,第一次带他回重庆娘家见家人。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小白生于官任路。

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官任路还是官任村,没有成为“咖啡酒吧一条街”。

那时候,没有高级餐厅,老外还没出现。只有荒芜土路,满地鸡鸭,和街角安静的杂货铺。

小白的童年,每天和小伙伴一起赤脚四处疯玩。

长大后,也难改少年心性,一有时间就往外跑。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最开始做餐饮,是媳妇想找个法子,不让他出去野。

想来想去,想到娘家的酸萝卜老鸭汤,厦门少有。

小白觉得丢脸,做餐饮生意,是“下九流”的事情,见到熟人,都要掩面遮挡。

拗不过媳妇,只好陪她一起改良。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酸萝卜,用重庆土法腌制。泡过泡菜的老水,加凉白开和其他佐料,密封发酵,越陈越香。

选5月以上老鸭,肉厚油肥,炖成汤底,肉香扑鼻。

摒弃重油重咸重辣,重新调味。加入粉面,清爽饱腹。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那是2002年,官任村成为官任路,已经十年。

小白没想过把招牌做多大,连店名都没起。大笔一挥“招牌酸萝卜老鸭汤粉”,简单直接。

光顾的客人,基本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

小白每天早晨起床,杀鸭炖汤。整鸭大骨酸萝卜炖汤底,粉面清水烫熟,浇进高汤铺上辅料。

一碗上桌,不超过五分钟。

春夏酸爽开胃,秋冬暖胃暖心。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小白没有察觉,日复一日忙碌,他已经一心扑在店里。

即便周围没有几家小吃饮食店,他也总在琢磨,怎么把酸萝卜老鸭汤粉,做得更好吃一些。

是不是要加一些新的吃食,大家才不会吃腻。

他找到台湾工作过的小姨,学做咖喱饭。又每日撺掇媳妇,包手工水饺。

每锅汤底炖好,先舀清红油,只在上桌前浇一勺调味,让老鸭汤更加清甜。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四百多碗。

外送电话太多,不得不关掉手机,太烫了害怕着火。

一到饭点,媳妇在店里连轴转,小白负责送餐,送到大脑空白。生意红火,原先奚落他做餐饮生意的人,一改嘴脸,羡慕恭维。

小白还是难改老厦门性子,不懂宣传,从没想过做大生意,“钱嘛,够用就好。”

他还想留点时间,在门前支张茶桌,慢悠悠喝一壶茶。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小白熟悉官任路每一条街巷。

10岁那年,官任村拆迁,改为官任路。他从小村民,一夜之间成为城里人。

他没有什么真实感。虽然26年过去,起高楼,修马路,开餐厅,官任路越来越繁华。

小白还是习惯称这一带为“我们村”。建兴路是上社,官任路是下社。

路过白领的步伐越来越快,他始终没能让自己快起来。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开店16年,依然是窄小店门,有些老旧。

没有座位,只在门口摆几张简易桌椅。来得晚了,只能站着。

小白还是坚持每天清晨起床,准备当天食材。

依旧是他和媳妇操持忙碌,唯一的帮工,也在店里待了十多年。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在小白这里,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官任路上,一锅厦门难寻的酸萝卜老鸭汤!



下午四点,一切照旧。

朋友来了,老人到了,茶桌支起,热水滚烫,茶配摆好,小白快步走去。

走向他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