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这几口水井,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其中第一口井闻名海内外

都说“天高皇帝远”,不可否认,古代的潮汕地区的确是个蛮荒之地,大名鼎鼎的韩愈被贬潮州都要发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感慨。那时的潮汕,皇帝临幸的机会几乎没有。

终于,有皇帝来到潮汕了。然而,他们并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是为了逃难。南宋末年,皇帝赵昰与赵昺因逃避元兵追击而逃至潮汕,成为潮汕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为了纪念,潮汕的不少古井都烙上了宋帝的印记,而由于崇拜的心理,其中不少故事还被世人所神化。

潮汕这几口水井,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其中第一口井闻名海内外

宋井

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宋帝赵昰和太子赵昺来到了南澳,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因缺乏淡水,军士们纷纷向国师陆秀夫告急。少帝和陆秀夫出门观察地形,只见有一道山陵从三宝寺山一直延续到澳前山坡。陆秀夫命士兵掏开泉眼,但一品试,泉水苦咸难咽。这可怎么办呢?少帝也品了一口,咸苦异常,便眉头打结,大叫道:“我要喝甜水,我不要苦水。”说来也怪,这些泉眼,霎时上下翻滚,片刻清澄如镜。陆秀夫十分惊异,再品一口,大呼道:“老天有眼,真是清甜无比!”于是陆秀夫立即命士兵挖了三口井,井水均十分清甜,分别取名为“龙井”、“虎井”、“马井”。龙井,供皇室饮用;虎井,供文武大臣及将领饮用;马井,供士兵及军马饮用。三泉不息,满足了宋军的需要。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如今南澳现存的是“马井”,其余两口井已不见踪影。


潮汕这几口水井,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其中第一口井闻名海内外

义井

赵昺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传说宋帝昺君臣被元兵追赶,逃进潮州城大街时,大家喉咙干渴,都想喝水,忽见路旁有口水井。宋帝昺走上前探头一看,井水清澈见底,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馋得他直咂舌头。可惜水面低,伸手够不着,他忙命侍从赶快去找水桶。在这战乱时期,店铺关门,行人绝迹,到哪里去找水桶呢?无法喝到水,君臣只好望井兴叹。宋帝昺更是舍不得走开,又把头伸到井口说:“井呀井,朕命你把水涨起来吧!”话音刚落,骤然间井水滚滚向上猛涨,直冒上井台。群臣见状也挤上前来,纷纷伸手捧水喝。大家觉得这井水格外清凉,格外甘美,喝后连声叫好。宋帝昺喝够之后,说:“井亦知君臣之义呵!朕就封你为‘义井’吧!”“义井”这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潮汕这几口水井,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其中第一口井闻名海内外

古葵泉井

宋帝昺和陆秀夫一行受元兵追击,仓皇南逃。他们不敢走大道,专择偏僻小路而走,不觉来到澄海程洋岗。当时酷暑,烈日似火,路道峙岖,宋帝昺累得气喘吁吁,加上腹中饥饿,口渴难忍,只得一步挨一步地走路,正当宋帝实在难以坚持时,终于发现前面山脚有一古寺,他精神一振,急忙催促大家快点赶路。他们来到寺门前,抬头一看,上面写着“古葵庵”三个字。庵前右边有一口水井,宋帝急命近侍打水。近侍走近一看,井很深,四处没有吊桶,不能提水。宋帝急忙走近井栏一看,但见井水清澈,照见自己枯瘦的身影,这更使他喉火更旺,口渴难耐,无可奈何,叹道:“老天炎热欺人,这水井也欺朕了。”说来也怪,这时井里的水竟骤涨起来。宋帝看着这涨齐井面的清冽井水,不觉大喜,于是伸手舀起一碗,一饮而尽,连声赞道:“好泉水,好泉水。”连喝数碗方才罢休,并赐这井名为“古葵泉井”,陆秀夫当即书写并命人将字刻在靠井栏的墙壁上。自此,这古井便远近闻名了。

潮汕这几口水井,跟皇帝有什么关系,其中第一口井闻名海内外

龙颈水库

宋帝井

揭阳五经富有一湮灭的古迹——宋帝井。清嘉应州进士邱玖华,游览古战场及宋帝昺汲饮过的石古井时,作过《过张陆渡宋帝井怀古》诗:“谁使神州遭陆沉?空馀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泪,野露寒沾帝子襟。万里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国雨零淋。西湖蟋蚌人何在?洋水浑流直到今。”1955年建龙颈水库时,宋帝井已淹水底,史志记载和当地口碑犹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