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媒介與社會變遷 課程分享|素食:綠色是我的執著

Meats ready mates ready.

這句話來自2018年小肥羊年度影片,

佐以一屋不同國度的人熱火朝天地涮燙羊肉卷的場景,

讓人十分受用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中文版則一語雙關,曰:我們很快就熟了

的確,我們習慣了約火鍋或是一起擼串,

讓叢生的情愫翻滾在一鍋湯裡,蘸著辣油滑入口腔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以至於我們後來想起的那些或冷清或熱辣的深夜,

常常是伴著毛肚味或是肥牛味的

濃烈甚至還有點嗆人

那,如果我不能和你喝酒烹肉,如果這就是人間煙火,

你會不會覺得我有一點點寂寞?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但我要說,綠色是我的執著。

To eat or not to eat.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我們走近了北大素協的五位素食主義者

和四位非素食主義者

素食主義者們對於素食有著相似卻又不盡相同的理解:

A同學,素齡8年,出於宗教、環保、保護動物的原因。

“素食就是不殺生命”

B同學,素齡9年,出於宗教、保護動物的原因。

“我不是特別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平時只是不吃肉。”

C同學,素齡一年零兩個月,出於宗教、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健康的原因。

“注意飲食非葷腥,即無肉、蛋、蔥蒜等,且不飲酒,同時調整蔬果及主食和奶製品等食物等比例

以保證營養全面。”

D同學,素齡近一年半,出於宗教、保護動物的原因。

“不傷害其他一切有情生命。”

E同學,素齡三年多,出於宗教、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健康的原因。

“不吃肉類及一切肉製品,也不吃蛋類和蔥薑蒜。”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我們發現,關於素食的界限

很難去給出一個適用於所有素食者的定義

素食主義者往往不食用動物身上各部分製成的食物,包括動物油、動物膠,有些素食者不食用蛋、奶和蜂蜜。

1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佛教認為去除五辛(蔥、蒜、洋蔥、韭菜及興渠)才是真正的素食者。

2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而在TED演講中,演講者Graham Hill分享了

他關於“吃與不吃”的掙扎

“我想我實在沒做好心理準備,想象最後的一個漢堡。”

於是他選擇在週一到週五素食,週末自由選擇,

成為他口中的“周間素食者”。

他明顯地感覺到了這一改變帶來的變化:

“我的碳足跡小了,我減低了汙染,

我對動物感覺好些了,甚至還存了一點錢。

最棒的是,我更健康了,我知道我會更長命,

甚至還瘦了一些。”

從傳統意義上說,他實在算不上徹頭徹尾的素食主義者。

實際上,有一類素食主義者的食譜中以素食為主,

偶爾食用肉類。

3

與之對應的是如甘地一樣的苦行式的素食主義者,

稱之“茹素”。

對他們而言,大豆、食鹽都是禁忌。

宗教常牽引素食者走上素食之路,

而素食者在與葷腥斷舍離的過程中,

獲得了身心的清潔與輕盈,

令他們堅持下去的便不僅僅是教義的驅使了。

他們在對飲食做減法的同時也在對健康做加法。

在談到素食給他們帶來的改變時,一個高頻詞是“健康”。

葷腥的減少甚至消失,

使得飲食中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顯著下降,

他們得以從疾病的重圍裡抽身。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非素食主義者說

何小朋友認為是:指要減肥的人。

陸同學:指只吃菜。

李女士:不以各類動物的肉來當食材。

關同學:素食主義應該是指不食用非素食產品

(包括不食用雞蛋牛奶等動物產品)

施同學:只吃蔬菜水果(可能還有蛋奶)的人

他們五個人年齡不同,有二年級的小朋友,

也有47歲的中年女性,

他們受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

有小學生,初中生,大學生,已經參加工作的公務員。

但可以看得出他們對素食主義的瞭解還有些不全面。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Love&Mercy

支撐很多素食者走下去的一個原因,是愛與慈悲。

“每當我看到動物被宰,我很慶幸自己是吃素的。”

B同學這樣告訴我們。

一位回教先知曾告誡道:

“不要讓你的胃變成動物的墳場。”

”護生即是護心。”A同學說。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人是社會的動物,因而素食主義者的生活,

也不併非只取決於個人意願

他們也面對著質疑與不解

他們也面對著有限的選擇

從言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無奈

“農園沒蔬菜,餃子難找到好吃的素餡,餛飩都有肉。炒飯炒麵炒菜經常有肉塊或肉末一一挑出超麻煩的。”

“學校僅有一個素食窗口符合需求,

其他飯堂只有一兩種菜可食用。”

“學校有素菜窗口,因此需求可基本滿足,但素菜還是太少。外出聚餐只能要求一兩個素菜或挑著菜吃,但常常只能放寬對蔥蒜的要求。”

面對這些,C同學表現得挺隨緣,

“困難總是有的,自己克服吧。”

而更多的則是嘗試慢慢地讓他人理解和接受。

“需要家人的理解。”E同學回答道。

他們需要人去了解,素食是一場身與心的修行。

獨特,並不是離群。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非素食主義者說

有人認為是為了變得好看,

有人認為是個人宗教信仰,

為了保護動物,環保,或是個人喜好,

又或是素食比較健康。

他們想為被面紗籠罩的素食正名。

A同學想對非素食主義者說:

“素食有益於身心健康,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

很多體育健將是純素食者。

素食護生更是內心的慈悲,

是觀照自他生命後的智慧選擇。”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在2014年的國際素食日的宣傳圖上,

有這樣一句話: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而“終將”的具體期限,

也與每個非素食主義者有關。

綠色是我的執著,如若你也願守護我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素食:绿色是我的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