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民国军阀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民国“宁夏王”马鸿逵的故事。主政宁夏期间,马鸿逵作恶多端,百姓受其危害颇深,鲜有人知的是,早年屡屡打击报复堂兄马鸿宾的马鸿逵,晚年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凄惨下场。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祥武将军马福祥民国时期旧照

一切还要从马鸿逵之父马福祥说起。马福祥是清末民初西北地区的重要人物,在调解民族矛盾、化解边疆危机上屡立大功,被世人誉为“西北和事佬”。左宗棠平定西北后,在回民聚居地区大力推行科考,马福祥家族趁机崛起——毕竟在宗教权利大于一切的西北,靠经商发家的马家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就不得不走科举之路。马福祥与兄长马福禄二人,虽从小苦读四书五经,但也不忘舞枪弄棒,研习武艺。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马福禄考中武进士,进入禁军神机营当差,考核期满后调任西北,并开始管理家族产业。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甲午战争剧照

“中日甲午战争”后,西北各方势力趁机再起叛乱,马福禄奉命组织团练民兵参与平乱。战后,马福禄因功成为甘军统领董福祥的亲信副手,其弟马福祥也被恩准参加武科考试,考中后随兄一起驻防山海关。八国联军侵华时,马福禄为保卫京城,与洋人血战而亡,清廷遂命其弟马福祥继承其职位。始终不忘兄长恩情的马福祥,便一直将兄长遗子马鸿宾带在身边抚养。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甘军统领董福祥旧照

在叔父的悉心教育下,马鸿宾知书达理、能文能武,很早就享誉西北。由于父亲对马鸿宾过于偏爱,心胸狭隘的马鸿逵愈发不满,开始不断找堂兄麻烦。马鸿逵成为骑兵营长时,马鸿宾早已是统领,然而马鸿逵依旧指使手下与马鸿宾部队发生摩擦,可惜每次都被堂兄完虐。本来这些行为还不至于双方撕破脸皮,然而在马福祥调任绥远都统之后,矛盾陡然升级——马福祥调任绥远后,向北洋政府保举马鸿宾为宁夏镇守使,并命自己的亲信部队辅佐侄子稳定宁夏局势。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马鸿逵及四姨太刘慕侠旧照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马福祥这样做是为了报恩,然而在马鸿逵看来,却是堂兄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宁夏,于是二人公然决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马鸿逵受阎锡山等人逼迫,率部撤回宁夏,对他心怀戒备的马鸿宾死活不肯让他进入银川城,马鸿逵无奈之下只得驻扎于宁夏边缘的沙漠地区。时值隆冬,沙漠条件极为恶劣,补给异常苦难,马鸿逵实在无法忍受,打算攻打宁夏,与堂兄拼个鱼死网破。好在马家长辈及时出面说和,马鸿宾不情不愿地拿出10万块军饷后,手足相残的悲剧才没有上演。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宁夏民国时期建筑

民国三十年(公元1931年),马福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向国民政府保举马鸿宾为甘肃省主席、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以缓和二人矛盾。谁知马鸿逵仍然不满,因为当时甘肃乃是西北大省,面积数倍于宁夏,因此时常向旁人埋怨父亲不公。马福祥去世后,深得蒋信赖的马鸿逵毫无顾忌,开始对堂兄进行打击报复,不仅限制甘军驻地,还凭借关系克扣堂兄军饷,最终还是马家长辈出面调解,二人关系才渐渐缓和下来。抗战之时,马鸿宾率领甘军保家卫国,在绥西战场上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成为回民抗战楷模,而精于算计的“宁夏王”马鸿逵却在抗战中未立寸功。

此人本是民国军阀,与父兄执掌西北多年,晚年隐居美国妻离子散

▲马鸿宾旧照

解放战争后期,马鸿逵逐渐失势,加上受到他人揶揄排挤,一气之下远赴美国洛杉矶定居。令马鸿逵没有想到的是,他依旧难逃凄惨晚年,几房姨太太与他相继离婚后,一些不争气的子孙后代又为家产将其告上法庭,一代军阀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感慨。

《马福祥传》《马鸿逵传》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