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一中李展飛——《我就願意這樣真實地活著》

萊西一中李展飛——《我就願意這樣真實地活著》

有日子沒寫點正經的東西,一來是臨近考試臨近年關,驟然忙碌起來,二來則是最近多了些畏葸的心,所謂“言多必失”,怕“因言得禍”,索性少寫甚至於不寫了。

直到昨晚讀書,有所悟,於是又提筆。

先摘錄幾則日記:

關於考試:

今天考兩樣。完全是臨時亂抓,預備的全用不上。

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洩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孃的什麼東西?

過午考criticism,沒怎樣看書,頭就痛起來,考題非常討厭,苦坐兩小時,而答得扔很少,又不滿意管他娘,反正考完了。

今天抄了一天畢業論文,手痛。

論文終於抄完了。東湊西湊,七抄八抄,這就算是畢業論文。論文雖然當之有愧,畢業卻真的畢業了。

關於上班: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我冒雨到圖書館去看報,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

關於女人:

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

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裡。

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說《石頭點》,短篇的,描寫並不怎樣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引起我的性慾。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看完了這幾則日記,一定覺得這十有八九是個混蛋,滿嘴的髒話,滿腦子的不正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然而這個人的名字叫——季羨林,對,就是他!

我知道肯定有人不認識季羨林,所以科普一下季老是誰。

萊西一中李展飛——《我就願意這樣真實地活著》

季羨林,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

季老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想起了一個故事,故事如下:

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很關鍵,下面是關於3個候選人的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星象占卜學。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8到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他過去有過2次被解僱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大學時吸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大誇特威士忌。

候選人C:他是一位受勳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菸,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擇誰?

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朋友告訴我:

候選人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候選人B是溫斯頓.丘吉爾,候選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

有時,我們看到的世界和人,並不那麼完整,真實。

季羨林說:“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我不想到孔廟裡去陪著吃冷豬肉。我把自己活脫脫地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所以在他的日記要被出版,出版社諮詢他是否刪去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時,他堅決地說,一個字都不要刪。

於是,我們才能看到一代大師的真性情。

正視自己的慾念,做真實的自己,不要虛假,不端著架子。

他們不因有了煙火氣而失去光環,反倒因為有了煙火氣而更顯親切和可愛。

前兩天,兩位老教師在我辦公室,其中一位是我的恩師,老師指著我對另一位老先生說:“你看,咱幾個的性格為人都差不多,咱倆有時還裝一下,他是連裝也不裝。”

我覺得,這是老師對我最好的表揚,正如當年他把我的作文評了滿分,那是我學生生涯裡唯一的一次作文滿分。

這篇文章的開始我就談到了“因言得禍”這個詞,以前的文章裡也寫到,但凡有點城府的人,是絕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觀點態度的,唯恐被別人看透了自己,過得很是深沉,很是成熟……

然而我倒是覺得,這種過法,真的很累,人還是過得真實一些更好。

正如我跟學生講自己的過去,講自己走過的彎路和歪路,不掩飾,更不粉飾。

世界上從來不會出現全知全能、一切擅長的神。

你懂政治但不一定懂文學,你懂書畫但不一定懂人情。正因為有缺陷,人才是活生生的人。

靠掩飾乃至粉飾裝出來的各路“大神”,終有露出本來面目的時候,各種粉墨登場的人,也終有走下舞臺卸妝的那一刻。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正處在一個“去神話”“去大師”的時代,這是一個進步的時代。

人們的包容性和鑑賞力日漸提高,知道所有的人都有七情六慾、愛憎好惡、性格脾氣,都有偉大和渺小,都有正確和錯誤,所以也不再輕易地去相信和迷信各種“大神”。

這證明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正在學會獨立思考,沒有在別人的詮釋和洗腦裡,失去判斷。

什麼是真實?梅貽琦說: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就是真實。

而在我看來,真實則是:腳踏實地,追求所愛;拋棄好高騖遠,不為外在脅迫;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如此,我就願意這樣真實地活著。因為只有這樣的我,才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