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刘邦杀了彭越之后,将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并将肉酱分发给各诸侯王。其用意不言而喻:“敢有不臣之心,这就是下场!”

当彭越的肉酱摆在淮南王英布面前的时候,英布非常恐惧。曾经的楚王韩信,五年前被贬为淮阴侯,现在被杀了;曾经的梁王彭越,直接被抓到长安,杀死之后剁成肉酱,曾经的韩王信被逼得亡命天涯,曾经的燕王臧荼被斩杀于乱军之中。

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面对这一系列血腥的事实,英布终于明白了:刘邦一直在不动声色的削藩,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此时的英布或许很想联合各诸侯对抗刘邦,但现实是:此时的英布已经有些有些孤掌难鸣了。

有实力的诸侯王已经纷纷退场,剩下的异姓诸侯王只有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芮。即使把他们三位诸侯王的势力加在一起,也与刘邦一系的力量相差甚远。

而这几位诸侯王之间也很难达成共识,因为他们缺乏对抗刘邦的信心和勇气。

英布不敢像刘邦表忠诚了,因为有了韩信和彭越的前车之鉴,他实在不想干这种傻事;英布也不敢直接反叛,因为有了臧荼和韩王信的前车之鉴,他也不敢这样做。

所以英布认为,现在最明智地做法就是:如何保证自己得以安全地割据东南地区。

于是,英布暗中调动军队,希望摆开一种架势,让刘邦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我非常理解英布的恐惧心理,也非常理解英布出于恐惧做出的防范心态。但从法理上说,英布的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的造反!

而英布的种种谋划最终胎死腹中,是因为一位大夫的逃亡。

这位大夫的名字叫贲赫,英布怀疑他与自己的宠姬有染,所以就想捉拿贲赫。而贲赫为了保命,只能只身逃到长安。逃到长安之后,立刻就把英布的种种不法行为(暗中调动军队)报告给了刘邦。

刘邦为了安抚英布,或者说麻痹英布,就把贲赫抓起来关进了牢房,并且派人到英布的地盘上调查。

刘邦此举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想告诉英布:现在有人告你谋反,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为了防止有人说我偏心,我必须派一个人,妆模作样地调查一番,希望你不要多心。

而刘邦的使者见了英布之后,更是有意无意地暗示:大臣们都说你要谋反,可陛下不相信。如果你能亲往长安城解释一下,这种谣言自然就会平息了。否则,关于“你要造反”的谣言可能很难平息。

如果这番话是在几年前说的,英布没准还会相信。可现在的英布,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圈套,韩信和彭越都栽在这上面了。

所以,当英布面对刘邦使者这种温柔的威胁时,也只能一咬牙一跺脚,爷反了!

刘邦一看英布没中计,只能派遣军队围剿他。

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就在刘邦派使者忽悠英布的时候,夏侯婴和楚国的令尹薛公聊起了英布的事。

薛公说:“英布是肯定要反的。你想想,皇帝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拿着大棒,兵不血刃地消灭了韩信和彭越。现在,皇帝还想玩这种把戏,估计是不会奏效的。”

夏侯婴把薛公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觉得薛公的话挺有意思,就亲自出面询问薛公:“你既然这么明白英布的心思,如果你处于英布的位置上,你会如何做呢?”

薛公说:“如果我处于英布的位置上。我有上中下三策。如果我用上策,关东六国故地就会脱离汉帝国;如果我用中策,天下就有可能重新大乱,胜负难料;如果我用下策,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接下来,薛公说出了他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山东地区将不再归汉帝国所有。

中策就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届时,胜负难料。

下策就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到越国,自身跑到长沙。如果英布这样做,陛下就可以安枕无虑了。

而薛公断定,英布一定会摒弃上策和中策而选择下策。

因为英布本是骊山的刑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诸侯王。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所以说他会选用下策。刘邦很满意薛公的这种说辞,于是封他为千户侯,并册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後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政治人物的对话,千万不要对表面意思进行解读,而是要结合当时情形分析其中详情。

英布为什么会放弃上策和中策,可不是什么“不顾及当今百姓”这种理由,而是他缺乏与刘邦对抗的信心与勇气。

从已知的条件去看,英布与刘邦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英布的中策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率军一鼓作气打到函谷关门口。

这种打法,其实很像当初项羽破釜沉舟打章邯。这种打法能否胜利,主要看有多少人会响应自己。

在巨鹿之战时,项羽抱着必死之心与章邯决战。于是,诸侯们纷纷跟进,所以项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英布叛乱后,如果英布抱着必死之心与刘邦决战,自然有可能一鼓作气打到函谷关下。到时,只要六国故地不满刘邦的力量纷纷响应他,他就有机会一举把刘邦构建起来的帝国打得土崩瓦解。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为什么薛公认为这只是中策呢?因为这种孤军深入的打法太冒险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响应英布,他随时都会进退失据的。如果项羽率军冲入秦军阵地后,却发现反秦联军谁也不响应他,项羽就算是战神复生,估计也得死在那里。

但是,如果想以弱胜强,还想迅速获得成功,这就是别无选择的一种打法。

想当年,陈胜率领九百人,就敢高歌猛进,一路杀奔秦国的统治中心。结果呢?陈用虽然只率领了九百人,但是因为整个天下纷纷响应他,于是庞大的秦帝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而陈胜则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或底层军官),突然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现在,如果英布振臂高呼:刘邦想把天下变成刘家的私人财产,它就是传说中的窃国大盗!然后率领数万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扑函谷关,会是什么结果呢?

如果大家都像响应陈胜那样响应英布,刘邦和他的汉帝国也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但如果没人响应呢?所以这只是中策。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英布的上策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占据项羽从前的地盘之后,再强攻齐国。同时联合燕国、赵国一起造刘邦的反。

从军事上考虑,英布似乎有这种能力。因为当英布真正造反之后,立刻就打败了吴国和楚国的军事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布已经占据了项羽从前的地盘。只要他能取得赵国和燕国的响应,被各国包围的齐国就只能等死了。这样一来,天下又恢复到了战国时期的格局。

之所以说这是上策,是因为暂时不需要太多人响应,只要想办法搞定赵国和燕国就行。

英布不敢选择上策和中策,绝不是因为他魄力不够。而是因为英布心里没底,他不确定有谁会响应他。

这绝不是英布估计的比较悲观,而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实在是不容乐观。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所以,英布的主要盘算还是割据东南。这种打法是很难看到出路的。因为,这就是以一隅之地与全天下对抗。

而这种打法,更会让追随英布的人丧气。如果英布都没有勇气冲在最前面,与刘邦决一死战。那其他人谁还敢为英布卖命呢?

英布造反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此时的天下几乎已全归刘氏所有。在这种时候,英布再起来造反,肯定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单。

英布之所以敢选择反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得到情报,刘邦的身体一天比一差。所以英布觉得,刘邦亲自率军攻打他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不是刘邦亲征,而是一个普通的统帅出征,他绝对无权让关东各大藩国全力支持他的行动,更无权调动关东各大藩国的军队。在这种背景下,英布肯定会更有底气,追随英布的人也会更有底气,因为他们觉得中央军不具备打败他们的实力。

届时,只要英布取得几轮胜利,汉帝国自然会选择和谈。到时,英布就有割据自立的机会。

但刘邦亲自率军前来,一切就不同了。

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刘邦最初计划派太子刘盈(后来的汉惠帝)率军平定英布的叛乱。如果是太子率军,从自然有权让各大藩国支持他的行动,更有权调动各大藩国的军队。可太子文弱,又毫无战争经验,让他领导一群身经百战的将领,太子肯定不会拥有实际的指挥权。届时,众多将领之间如果谁也不服谁,这仗还怎么打?

关键是,如果刘邦授予太子的权限太大,太子在外戚集团的支持下,就有可能会失控(到时刘邦有可能提前退休);如果刘邦授予太子的权限太小,让太子率军攻英布,还不如让曹参或周勃之类的人前往。

所以,刘邦考虑来考虑去,觉得这仗还是得自己亲自出马。

刘邦亲自出马,英布又选择了最保守的打法,结果当然不出预料:英布败了,败得极惨。最终只能带着一百多人逃亡到长江以南,又被当地老百姓堵在民宅里杀死。

番阳人杀布兹乡民田舍,遂灭黥布。——《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打败英布之后,刘邦的宏图霸业几乎达到圆满,而他的生命,也逐渐走向了终点。

刘邦48岁起兵,在之后的13年时间里,几乎一直都在战争中渡过。

很少有人认为刘邦是一流的统帅,但在13年的征战生涯中,刘邦一直奔走在战争的第一线。刘邦亲身经历的战役不下百次,也曾在战争中伤痕累累,甚至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种做法,比起很多所谓的一流统帅来说,毫不逊色。

最关键的是:在这13年的战争中,刘邦越打越强,所有的竞争对手,被他逐一淘汰出局。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刘邦幸运,可如果一个人能够一直幸运,本身也证明了他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英布逃亡长江以南被斩于民居之中,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命运大多凄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