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者在2018年只写过两篇宏观策略型文章,一篇是元宵节前夕2月28号完稿的《工业品:2018年一季度的布空机会,请不要错过》(3月6号发表),另外一篇是在8月15号完成的《商品:海拔高,凉意浓,谨滑坡》(18号发表),两篇文章发表后不久,商品都出现了系统性暴跌,前者以黑色链封板为代表,工业品系统出现了12%的跌幅,后者以石化杀停为标志,商品出现了9%的杀跌(当前仍在进行中)。为了恰如其分的强调观点,笔者用了闪崩一词,闪崩意味着时间短且力度强,并不代表就真的彻底崩盘,而是“物及必反”,系统回归。如果说第一次闪崩是对持续性上涨的第一次纠正的话(类似获利盘首次离场),此次第二次闪崩,则更有别样的味道。

一、两次闪崩由头:B’闪击

B’闪击是笔者的第二经典理论中的内容(有兴趣可回看过往内容),是整个系统中做空的最佳介入时间点。回顾近3年的行情,总共出现过4次,2017年出现过两次B’,一次时间点在2017年3份前后,跨越一个季度结束,另外一次在207年9月份闪现,结束于2017年12月份;2018年亦有两次B’,一次出现在2018年2月,结束于4月,一次是2018年10月开启(详细看图),四次B’出现都给我们提供了多头避险和空头入场的绝佳机会,B’的价值能量巨大。

图1:四次B’闪现

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二、两次闪崩异同

两次闪崩的共同点都对应着经济增速的滑坡和库存的累积,第一次闪崩(注意,闪崩一词笔者只用在2018年,2017年不能用)的矛盾累积期约为一个季度(12月—2月),闪崩仅仅为2个月,时间跨度都较短,是名符其实的闪崩;第二次闪崩的矛盾累积期从2018年5月开启,至今耗用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库存累积再度回到2018年2月份的高位,但经济水平却远远不及2月份的7.2,至10月份持续下滑至6.4的水平。因而,在库存等同水平的情况下,需求的下滑,本次闪崩的空间力度和时间力度至少要大于第一次(第一次为总体为8%,其中工业品为11.9%)。此外,第一轮闪崩以供给侧改革政策支撑下的持续强势的黑色板块为代表,本次闪崩,应以强势原油带动下的石化链条为核心。

图2:两次闪崩主角不一

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三、如何定性本轮闪崩?

1、远期定位

先来看两组数据,这是笔者持续跟踪的核心变量,从货币角度看,M1和M2从2016年10月以来持续下滑,二者剪刀差从2018年2月份起连续9个月为负,且处在持续扩大进程,此说明,我国经济的内生扩张动能正在真实的流动性收缩进程中逐步消退(逐月经济数据已经印证,连续降准本身就说明了);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2017年4月份到达顶峰27.7以来,正处在下滑进程中,当月利润指标至10月份仅为4.1,已经逐步向零靠拢。如果从历史对比经验看,上述如此数据只在2012年、2014年出现过,这两年当时的市场环境,大家有目共睹,商品走势也历历在目,若如此,可见我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剧烈的收缩期,商品市场转势信号明显。因此,如果说首次闪崩是市场给予我们一场惊吓的话,那么二次闪崩将为后期行情做了真实预警和铺垫,一定要引起重视。

图:M1和M2持续收缩

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图:利润持续下滑向零靠拢

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2、阶段性定位

从当前阶段性角度看,经过第二轮闪崩至今,商品市场已经出现大约9%的跌幅,此时开始出现大量的巨大基差现象,近月和远月合约价差过大,尤其在1901合约交割前不久出现,此可能宣告二次闪崩趋于结束(注意笔者开篇对闪崩的定性),基差修复行情将要开启。不过,笔者郑重强调,此一时彼一时,当下基差修复将以期货和现货共同进行的方式来完成,并非2016-2017年的现货稳如泰山而期货主动向其靠拢的姿态来进行(望产业有所重视),这也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这对老冤家的力量天平将再次开始轮回,金融资本被连续收割3年后,力量或将再度增强。

期货市场:从商品的闪崩看未来市场定位

2018年,两次一样的闪崩行情,但存在不同的味道。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条款

本报告基于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公开信息和资料,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报告中的内容、意见和预测,且并不承诺任何有关变更的通知。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内容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判断是否使用报告所载之内容和信息,独立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