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表”開始被稽查!已有公司被罰40萬!“合理避稅”很重要!

工資表是會計日常工作之一,但是隨著各項政策的更新換代,工資表也越做越提心吊膽,因為“工資表”涉稅風險真的不是鬧著玩的!

就在前不久,廣東一家制造企業被稅務稽查,罰款40多萬元。

那麼工資費用項目的稅務稽查到底是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工資表又有哪些涉稅風險?公司發工資應該如何合理避稅?

“工資表”開始被稽查!已有公司被罰40萬!“合理避稅”很重要!

接下來小豆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1、稅務主要稽查的四個方面

① 審核工資支出憑證

稅務主要檢查企業的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明細賬和計算表,審核工資發放憑證與銀行代發工資卡等憑證資料的數據是否對應沒有差異。

② 核查企業職工人數、薪酬標準

稽查人員會分析企業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生產規模,核實從業職工人數和薪酬標準是否存在異常,重點核實月工資額低於3500元的人數佔比情況。

③ 檢查“賬實”差異

審查分析企業“應付職工薪酬”賬戶與實付工資總額是否對應,核對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的發放是否正確。

檢查“應付福利費”賬戶支出情況,核實企業通過該賬戶發放現金和實物的具體情況。

④ 結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業數據

利用金稅三期系統和社保系統,核查工資表中人員與企業繳納社保人員在數據上是否存在較大差異,並對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人員的比例和收入情況實施核查。

“工資表”開始被稽查!已有公司被罰40萬!“合理避稅”很重要!

2、工資表涉稅的風險

① 工資個稅計算是否正確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工資表中代扣的個稅是否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是否存在人為計算的錯誤或者是故意少交個稅的情況。

② 人員是否真實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工資表上的人員是否屬於公司真實的人員,是否存在虛假名冊、假髮工資現象。

③ 工資是否合理

《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範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④ 是否申報了個稅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上的人員是否均在金稅三期個稅申報系統中依法申報了“工資薪金”項目的個人所得稅。

⑤ 是否存在兩處以上所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62號)中第二條第二項: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並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攜帶個人身份證及複印件、發放工資、薪金的合同及發放證明,應於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選擇並固定在其中一處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稅機關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工資表”開始被稽查!已有公司被罰40萬!“合理避稅”很重要!

⑥ 是否存在已經離職人員未刪除信息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中是否還存在人員已經離職、甚至已經死亡等,但是仍然申報個稅,未及時刪除這些人員的信息的現象。

⑦ 適用稅目是否正確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存在計算個稅的時候是否故意把“工資薪金”項目轉化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吧高稅率項目轉化為低稅率項目,造成少申報個稅。

⑧ 年終獎計稅方式是否正確

對於僱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採取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計稅辦法。

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⑨ 免稅所得是否合法

稽查人員重點檢查工資表中的免徵個稅的所得項目是否符合稅法規定,如免徵個稅的健康商業保險是否符合條件、通訊補貼免徵個稅是否符合標準等。

“工資表”開始被稽查!已有公司被罰40萬!“合理避稅”很重要!

3、企業發放工資應該如何合理避稅

① 合理籌劃月薪與年終獎

② 實物福利代替津貼

③ 公司合作代替工資、提升和佣金

最後小豆社保需要提醒大家:

  • 個稅將會是2019年的必查項之一,只要被抽查到,企業往往都很難脫干係!
  • 長期大量零申報的企業可能被預警。一家公司長期沒有人工資超過3500元很容易被發現異常
  • 社保人數與申報個稅的人數不一致,將會有很大的麻煩!

簡單粗暴的避稅模式已然無法逃脫金稅三期的法眼,合法合規才是企業長期穩步發展的必要前提。稅保合一,稅務嚴查將會把企業的那些“小秘密”暴露無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