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要不要刪好友,這樣做前任會主動找你

在當前社交環境下,通過社交軟件去認識並瞭解一個人的便捷程度遠遠高於現實,拿微信來說,2018年微信有8億+用戶,作為一個人手必備的交流工具,很多人都喜歡在朋友圈發佈一些日常動態,與此同時朋友圈也方便了我們去了解這個人。


分手要不要刪好友,這樣做前任會主動找你


比如說你在公司同一棟大廈裡認識了一個小姐姐,你非常想給她留下一個好印象,並且希望她對你產生一些興趣。

你在現實中做這個事情會非常困難,因為你一點都不瞭解她的喜好,但有了微信,你就可以通過收集她的朋友圈信息去了解她,同時根據她的喜好,在你的朋友圈裡展示相同的興趣、或者高價值吸引等等。

朋友圈透露你的人設,建設一個好的朋友圈,對工作、社交、戀愛、挽回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今天重點講挽回時的朋友圈建設。

相信大家都看過坊間的一些挽回文章,對朋友圈展示面建設的理論始終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面,比如僅限於高價值、積極正能量等等,但去網上找了一些素材發動態,到頭來發現並沒有什麼用,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要記住朋友圈是一個自主選擇是否展示與探索的窗口,如果你想通過朋友圈挽回前任,那就一定要弄清楚分手後的每個階段,發什麼類型的朋友圈能起到什麼作用。

#調整期

剛分手那會兒整個人的狀態都是非常糟糕、脆弱的,在那段時間可能會特別敏感,相當在意別人說過的話。

這個階段可以發一些開心有趣的朋友圈,或者展示自己積極生活的一面,這些動態會吸引你的朋友來點贊、評論。

感受著來自朋友的支持,會很大程度上幫助你快速調整心態。


分手要不要刪好友,這樣做前任會主動找你


#試探期

不要相信所謂的‘誰先回頭誰就輸’這種狗屁邏輯,喜歡就要去爭取,愛就要去挽回。

你作為分手後先忍不住提複合的一方,只是需求感比較強而已,和麵子無關。

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稍微刺激一下前任的心理弱點,讓他主動回頭。

比如你前任是一個佔有慾比較強的人,你可以發一些你和異性吃飯、玩耍的照片或者視頻,但千萬不能有過分親暱的行為,避免KTV、酒吧等場所;

或者你的前任比較自我,談戀愛時經常忽略你的感受,你可以發一組和朋友的聊天截圖,讓你朋友在聊天記錄裡說一些誰誰誰一直就喜歡你了,要不要考慮一下之類的暗示話語。

試探期其實很短,發兩次動態就不要發了,如果你前任還是無動於衷,那就意味著你們的分手屬性並不適合這種方式,或者已經過了這個試探期。

通常假性分手,只要找準心理弱點,90%能催促複合。

#降壓期

有的人平時不發朋友圈,一旦分手,就會在朋友圈裡發各種消極的文字、圖片等等,無非是希望前任看到,然後來找自己。也有人會通過電話、短信聯繫前任,表達自己的思念與不捨。

這是最最最典型的‘在對應的時期做了錯的事’ --- 錯過了調整期呀!

99%的人都犯過這樣的錯。所以上述兩個階段,就當我放屁吧。

降壓期的朋友圈沒有明確的內容主題,你甚至可以什麼都不發,直接消失,或者屏蔽你前任一段時間。

當然為了以防前任誤以為你把他刪瞭然後把你刪了,你最好還是正常一點,日常該幹嘛就幹嘛,秉持‘不該發的別發,開心的隨便發’這種原則即可。

就跟斷聯一樣,一個月左右吧。


分手要不要刪好友,這樣做前任會主動找你


#吸引期

理論上前面幾個階段做得越到位,吸引期所需要的時間越短。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不同,主要方向就是展示異性吸引三大價值:

陪伴價值、生存價值、繁衍價值,缺哪個補哪個,有哪個加強哪個。

其實錯過了前面幾個階段,到這裡,朋友圈展示才算徹底淪為輔助作用~可以說對挽回效果並不大,但展示了,總比沒展示好,對你前任沒用,但能吸引其他異性呀,何樂而不為呢?

在吸引期不要把過多希望寄託於朋友圈,真正對挽回有幫助的,還是你對情感細節的把控,通過聊天、或者邀約見面等等,從一些細節上切入,讓前任對你改觀,並且引導他相信你精心營造的朋友圈人設,慢慢,你會發現你倆又回到試探期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可以添加微信公眾號:挽留愛,讓我來告訴你如何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