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中國人素來講究名正而言順。

明朝皇帝雖然都姓朱,可也經過兩次大的變化。如果朱標是正宗,那麼朱棣就不那麼正宗,如果朱棣是正宗,那麼嘉靖就不那麼正宗。從1522年嘉靖皇帝繼位開始,明朝似乎就發生了許多變化。

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嘉靖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年僅三十一歲的朱厚照駕崩於豹房,廟號明武宗。由於正德無嗣,其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採用兄終弟及的方式,由皇室旁支,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即位,朱厚熜以小宗入大宗,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次年,改年號為嘉靖。

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弘治

先看嘉靖之前的兩個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難得一見的明君,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朱國禎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朝孝宗皇帝。”而且明孝宗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位妻子,沒有其他的嬪妃,也只有正德一個兒子,可以說算是明朝一位好皇帝。明武宗正德雖然喜好玩樂,但是在位期間誅劉瑾,平寧王之亂,應州大捷力挫韃靼軍,與士兵同吃同住,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正德

因為正德無嗣,不得不讓嘉靖繼位,其後各位皇帝也都成了嘉靖的直系後代。其實朱厚熜也從未做好當皇帝的準備,正德駕崩後,定國公徐光祚領中軍都督府,攜壽寧候張鶴齡等人前往湖北安陸迎接興王朱厚熜即皇帝位,嘉靖繼位後,迷信方士長生不老之說,不理朝政。壬寅宮變差點死於宮女之手,在位期間激起農民起義,蒙古韃靼犯邊,兵臨北京城下,東南沿海也是倭寇肆虐。

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萬曆

嘉靖之後,其子明穆宗朱載垕繼位,年號隆慶。明穆宗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處理都恰到好處,可以稱之為明主。明穆宗駕崩後,其子明神宗朱翊鈞繼位,萬曆期間,萬里三大徵鞏固漢家疆土,但也使國庫空虛,二十年不上朝,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由此而始。強徵礦稅使民怨沸騰,薩爾滸之戰喪失對遼東的控制,明朝國力日漸衰微。明神宗駕崩後,其子明光宗朱常洛繼位,年號泰昌。泰昌皇帝經過國本之爭和梃擊案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又沉迷酒色僅僅一個月便因服用紅丸而死。明光宗駕崩後,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繼位,年號天啟。天啟皇帝在位時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趨於白熱化,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天啟皇帝沉迷木工,不理朝政,因落水服用仙藥而死。明熹宗駕崩後,其弟明思宗朱由檢繼位,年號崇禎。崇禎誅殺魏忠賢后,建州女真加快了進攻速度,被魏忠賢打壓的東林黨不但不感恩,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此時的崇禎皇帝已是令不出紫禁城,其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滅亡。

從1522年開始,大明王朝的國運似乎發生了一點變化

崇禎

從嘉靖皇帝開始,以及他的兒子孫子們都不怎麼喜歡上朝,明朝的衰落由此開始。除去明朝被追贈的和謀反的,列出大家公認的明朝16位皇帝。

1、明太祖 朱元璋 年號洪武 1368—1398在位 終年71歲

2、明惠帝 朱允炆 年號建文 1398—1402在位 生卒不詳 朱元璋之孫

3、明成祖 朱棣 年號永樂 1402—1424在位 終年64歲 朱元璋四子

4、明仁宗 朱高熾 年號洪熙 1424—1425在位 終年47歲 朱棣長子

5、明宣宗 朱瞻基 年號宣德 1425—1435在位 終年38歲 朱高熾長子

6、明英宗 朱祁鎮 年號正統 1435—1449 1457—1464在位 終年37歲 朱瞻基長子

7、明代宗 朱祁鈺 年號景泰 1449—1457在位 終年30歲 朱瞻基次子

8、明憲宗 朱見深 年號成化 1464—1487在位 終年41歲 朱祁鎮長子

9、明孝宗 朱佑樘 年號弘治 1487—1505在位 終年36歲 朱見深三子

10、明武宗 朱厚照 年號正德 1505—1521在位 終年31歲 朱佑樘長子

11、明世宗 朱厚熜 年號嘉靖 1521—1566在位 終年60歲 朱厚照堂弟

12、明穆宗 朱載垕 年號隆慶 1566—1572在位 終年36歲 朱厚熜三子

13、明神宗 朱翊鈞 年號萬曆 1572—1620在位 終年56歲 朱載垕三子

14、明光宗 朱常洛 年號泰昌 1620年在位29天 終年38歲 朱翊鈞長子

15、明熹宗 朱由校 年號天啟 1620—1627在位 終年23歲 朱常洛長子

16、明思宗 朱由檢 年號崇禎 1627—1644在位 終年33歲 朱常洛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