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由央視製作,吉利博瑞&博越冠名的大型勵志挑戰節目,《挑戰不可能》正在熱播。最新一期節目中,被譽為“中華第一騎”的中國國賓護衛隊亮相節目。這支隊伍創造了“千次護衛任務零失誤“的成績,這背後是“國家隊”堅持不懈、不斷突破挑戰的精神。

而作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領軍企業——吉利汽車也一直秉持不斷向上突破的精神,一直走在挑戰不可能的道路上,努力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從“市場換技術”到實現技術出口,海外版博越“寶騰X70的上市不僅對吉利汽車而言意義重大,也讓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由內而外、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汽車工業:用“市場換技術”美好設想與尷尬局面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我國汽車工業生產能力嚴重不足、汽車市場面臨著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時國內汽車工業的生產水平也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技術差距。於是希望通過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 與國外先進品牌建立合資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產品和技術,通過消化、吸收來逐步形成自主開發能力。

但是,從這一戰略開始實行,到如今已接近四十年過去了。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情況離我們當初的設想確實有點遠。首先,技術的確引進了一些,但大多都是過時的技術,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外方手裡。可是市場卻是實實在在讓出去了。在中國汽車市場上,居主流地位的品牌,都是來自德國、日本和美國。在中高檔車領域,國外品牌更是幾乎一統天下。尤其像大眾這樣較早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吉利汽車:反其道而行之 打破技術壁壘

正是由於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 “的尷尬局面,讓吉利汽車在技術上奮起直追,反其道行之。轉而收購國外大牌汽車公司,充分吸收、學習消化先進技術後,再反哺自主品牌產品。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吉利的收購案中,看出吉利汽車的巨大變化。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2010年,吉利更進一步,成功收購了沃爾沃,當時這是中國汽車企業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事件,也轟動了全球。沃爾沃如今已有近百年曆史,是歐洲著名的豪華汽車品牌,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在汽車安全和節能環保方面,有許多獨家研發的先進技術和專利。這次收購,也幫助吉利汽車儘早的掌握汽車的核心技術,間接提高中國汽車產業的研發水平和技術水平。

歷史突破: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

經過十年變化,吉利不斷吸收學習先進技術,技術儲備,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後開啟技術出口之路。2017年,吉利成功收購馬來西亞唯一的整車企業寶騰49.9%的股權,以及寶騰旗下路特斯51%的股權。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2018年的“雙十二”基於吉利博越進行本土化升級的寶騰X70,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正式上市。新車售價9.98萬-12.38萬馬來西亞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6萬-20萬),主要面向的市場除了馬來西亞,還將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國家,打響了進軍東盟市場的“第一槍”。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而這輛“海外版博越“寶騰X70,也延續了之前博越在國內的”爆款“特質,。數據顯示,寶騰X70上市當月交付1327輛,打破了所有在大馬上市的車型中上市當月交付量的最高紀錄,這也讓紮根多年的本田HRV相形見絀。而此前,在接受預訂時,寶騰X70未上市就拿到了超過1萬輛的訂單量。而馬來西亞全年的新車銷量大約在60萬輛左右。

與之前的收購案不同的是,本次吉利入股寶騰汽車,將會在當地成立合資公司並設廠,打造一系列當地的經銷商服務體系,吉利還將為寶騰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寶騰提升在本地市場甚至國際市場的技術和品牌實力。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吉利在為寶騰的技術研發和體系能力輸血的同時,還將利用自身全球資源幫助寶騰打開中國及全球市場。吉利也得以藉助寶騰,打開超6億消費人口的東盟市場,完善全球化佈局。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在海外發展的道路,不僅是為了賣出更多汽車,而是要實現產品、技術、人才、標準與資本的全球佈局。

吉利博越作為是吉利首款技術輸出車型,不僅成功打開東南亞市場。目前,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機遇下,吉利在白俄工廠生產的當地版博越已經下線,實現海外本地化生產。2018年2月俄羅斯上市的博越SUV在當地名稱為Geely Atlas,就是由吉利設在白俄羅斯的“白俄吉”工廠生產的。並且吉利產品已經登陸的中東沙特阿拉伯以及南美的阿根廷、智利,至此吉利博越已經初步構建了一條橫跨歐、亞、美洲的市場戰略佈局路線。再加上吉利擁有杭州、寧波、哥德堡、考文垂、法蘭克福五大研發中心;上海、哥德堡、巴塞羅那和加利福尼亞、考文垂五大造型設計中心,研發人員超過1.5萬人。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口 吉利博越挑戰中國品牌汽車的不可能

可以預想的是,憑藉強大技術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未來吉利還將繼續輸出更多更多車型。在強大的資源、人才、技術和品牌支撐下,吉利完全具備與國際汽車品牌展開競爭的實力。

結語:

正如開篇所言,《挑戰不可能》中,“中華第一騎”的中國國賓護衛隊,創造了看似不可能的“千次護衛任務零失誤“的成績。這種奮鬥突破的精神,與吉利汽車的品牌精神不謀而合。吉利汽車一路走來,從一家小工廠成長為中國自主品牌的領頭羊,憑藉著堅持不懈、挑戰不可能的精神打破了用“市場換技術”困局,率先實現“技術出口”的行業壯舉, 向全世界再次證明“中國製造”的實力,不僅如此,吉利博越作為吉利汽車海外佈局的排頭兵,也正在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全球化道路。我們也期待著以博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車型更多的從中國爆款走向全球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