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风险意识 避开网贷行业误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普惠金融”需求日益强烈。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拓展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一股充沛的活力。作为互联网金融成员之一的P2P网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保持风险意识 避开网贷行业误区

但是快速发展的P2P行业,也暴露出来不少风险和问题。作为出借人,对于P2P出借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本金损失。

误区一、平台越大越可靠

在对P2P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出借人一般以平台的名气、规模、背景等作为判断平台的标准。但从经验来看,大平台也有暴雷的风险,并且规模较大的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后果较为严重,那些旁氏骗局、跑路、自融的大平台,不仅给出借人带来了巨大损失,还影响了P2P行业在出借人心目中的信心。

选择平台,首先要看重的是平台的综合实力,包括平台背景、运营时间、规模体量、风控能力、资产端、运营团队等,而不是单纯以平台成交量或待收规模来评估平台的大小。如果平台待收规模巨大,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风控、运营实力,一旦资金链断裂,损失将会十分巨大。相反地,部分体量较小的平台,在资产质量、风控实力、合规程度等方面反而具有一定优势。

误区二、有银行存管=安全

银行存管对于P2P平台来说非常重要,银行存管意味着将P2P平台与用户的资金隔离开来。P2P平台不能接触用户的钱了,是不是就不会跑路了?

确实,P2P平台不能直接拿着用户的资金跑路。但是还有一些上了银行存管的不法平台,通过发假标等方式套取用户资金。然后再挪用用户资金去干别的事情,这也可能给用户带来损失。所以,资产端才是P2P最核心的部分。有真实的资产端,是P2P平台开展业务的根本。

P2P平台在借款项目详情里,都会披露借款人的相关信息。首先,出借人可以看到,这些项目信息披露是否详尽;其次,出借者可以选择其中部分信息进行核实,看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对于真实性存疑的项目,建议远离。

误区三、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P2P收益率较高,是其吸引出借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频频爆出的跑路事件,让出借者逐渐意识到,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

那么,收益越低的平台,就一定越安全吗?未必如此。P2P平台的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如跑路、自融)、经营风险(倒闭)。判断一个平台的风险大小,还是主要看平台的资金背景实力、风控实力、风险保障措施等。

误区四、出借越分散,风险越低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网贷行业出借标准之一。但是,如果将全部资金,分散出借到几十个P2P平台,踩雷的风险可能更大。出借P2P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平台,在出借中也需要时间和精力保持对平台的密切关注。如果出借的平台过多,难免有所疏漏。

分散出借注重的是通过出借种类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第一,建议不要把全部资金投入到P2P平台,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几种不同的出借;第二,出借的P2P平台不宜过多,重点出借几家就足够了。

随着P2P行业监管体系形成,P2P出借将进入更为健康、良性的道路。目前,P2P合规检查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出借者仍然应时刻保持风险意识,以免给自己造成资金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