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中国不仅有就医难,就医贵,还有入学难入学贵。过去,孩子上哪里的大学很头疼,今天,孩子该上哪里的幼儿园成了家长们头疼的事情。

中国目前的幼儿园大致分为两种:公办与民办。而民办又分很多种:普通幼儿园、国际私立幼儿园等。但大多数中国百姓,更多会在普通民办和公办中徘徊。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难进的公办,难信的民办-

中国国立幼儿园之难进,难于上青天。当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相信很多家长都倾向于选择公办学校,但中国的公里幼儿园属于“僧多粥少”的状态,供不应求。公办幼儿园收费合理,设施完善,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就读。但它们对招生规模、招生频率、户口所在片区都有严格限制,这意味着大量的入读需求只有小部分可以被满足。

所以便有了民办幼儿园的出现。民办幼儿园已经出现二十余年。在没有足够人脉资源或者运气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家长只能选择民办。当然,也有一部分家境殷实的孩子,他们不用考虑进公办还是民办,因为他们一般都会进入国际私立。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2007年,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已经占到了60.1%,但在园人数占比仅有36.99%。这说明民办园的平均规模较小,它们的存在大多是起到“孩子无法入读公办园”时的协调作用。

而到了2017年,在数量占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入读民办幼儿园的总人数达到了51.56%。这意味着过半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在民办幼儿园完成。后者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由此而体现。

不过,民办幼儿园并非只是公立教育外的替代品。近年来,一部分财力较好的家庭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促使一些民办园弯道超车,向高端化、国际化持续迈进。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以上海为例,市发改委要求公立幼儿园内每月保育费不得超过每人700元,但在民办领域,每月所需要缴纳的保育费可以轻松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元。

同属于民办,但这部分高端民办,从价格上就将很大一批孩子拦在了大门之外。而这一部分被拦在高端民办学校之外的孩子一般都进不了公办便只能选择普通民办。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 嗷嗷待补的师资力量 -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共同的困扰依然是师资,而这又与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紧密相连。

这一问题的背后,是巨大的师资缺口。2016年,中国拥有幼儿园教职工381.8万人,整体师生比约为1:12,哪怕是达到1:7的最低目标,也需要新增幼教职工248.8万人。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缺口为什么会这么大?因为幼师的待遇和职业前景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不匹配。人们都知道孩子难带,但是哪怕在一线城市,大部分幼师能拿到的月薪也不过是几千元。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工资让这一行业较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转而又限制了幼师的待遇天花板,师资就会长期处于缺乏的状态。从而桎梏这幼儿园的选择。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如何解决入学难,是一场持久攻坚战-

想要缩小大众对民办和公办的审视,从师资配套、学校基础设施、学校收费、地域户口等问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孩子的入学问题也直接关系着普通家庭的买房大事,而中国“入学难”恰好又给了很多开发商机遇。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中国幼儿入学之困......

想要彻底解决这一困难,也必将影响很多人、很多机构的利益蛋糕。所以,想要解决入学难,注定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战争。至少短期内,还将会有很多家庭面临这个痛苦的选择。

民办幼儿园VS公办幼儿园,中国幼儿的入学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