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铜臭”,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铜钱的气味,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爱钱如命,唯利是图,知道它的由来吗?它来源于一个叫崔烈的人。

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崔烈是东汉汉灵帝时的大臣,他是冀州名士,为官清廉,声誉很好,曾历任太守、廷尉等职,然而他却遇到汉灵帝刘宏。

汉灵帝刘宏是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有许多恶政,其中就有公然买卖官爵,各种级别的官员,甚至包括高级官员三公九卿,都明码标价进行买卖,许多人趋之如骛。

中平二年,崔烈已任廷尉,廷尉属于三公九卿中的九卿,已经是朝廷的重要大臣了,离三公只差一步之遥了,当时三公的标价是一千万钱。三公是司徒、司空与太尉的合称,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

见别人买官,崔烈也耐不住了,于是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的关系,只花费一半的钱——五百万钱,买来了司徒一职。

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到了拜官的那天,汉灵帝刘宏觉得当时卖便宜了,有点后悔,就对身边的宠臣说:“当时没坚持一下,本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程夫人回答:“崔公可是名士啊!要不是我从中撮合,他那肯买官?”

崔烈毕竟是名士,有廉耻之心,虽然花钱买了三公,但心里一直不踏实,担心他人议论。一日,他问儿子崔钧:“我现位居三公,外面的人是怎么看待我的?”

崔钧回答:“父亲,您年少时就声名远扬,又曾担任太守等职务,大家以前都觉得你做三公理所当然,但如今你当了司徒,天下人却对您十分失望。”

崔烈追问:“这是为何?”崔钧答道:“他们都嫌弃你有铜臭味。”崔烈大怒,举起手杖要打崔钧。崔钧转身就跑,崔烈在后面边追边骂:“死小子!父亲打就跑,不孝啊!”

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崔钧回头说:“圣人大舜的父亲打他时,小打则挨,大打则跑,这不是不孝啊!”崔烈于是惭愧而止。

《后汉书.崔寔传》:(烈)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

这就是铜臭的由来,崔烈因为铜臭这个典故,被订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其实在当时买官是很常见的现象,许多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如段颎、张温等人,也都曾买官而成为三公,但是人们却只记住了崔烈。

崔烈其人虽无大功,亦无大过,董卓专权时,其子崔钧参入讨伐董卓,崔烈因此被董卓投入监狱,直到董卓死后,才出狱,出狱后不久就在李傕与郭汜之乱为国捐躯了。

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崔烈唯一的错误是曾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当时韩遂等人在凉州叛乱,朝廷深以为虑,时任司徒的崔烈提出了此建议,刘宏诏令百官在朝会上讨论,最终,崔烈的建议被否决。

现在铜臭已成为一个常用词,其中“臭”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chòu,另一种是xiù,许多人都读作chòu,“臭”字应该读chòu,还是读xiù呢?

“臭”读chòu的时候,表示“气味难闻”或者“令人厌恶”的意思,如臭气熏天; “臭”读xiù的时候,则作气味解,如《诗经·文王》有“无色无臭”,《孟子》中也有“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

此人并无大过,却因一时贪念,留下了铜臭的恶名

铜臭的意思是铜钱的气味,因此,“铜臭”中的“臭”应该读xiù,而不是读chòu,许多人都读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