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存在已久的“公摊面积纳入房屋总价”现象,终于惹恼了刚需族,买房者纷纷质疑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

网友直言“公摊面积”让我们很受伤!一时之间关于公摊面积的话题炸开了锅,看来大家对公摊面积的积怨素来已久。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公摊面积如何出现的?

市场经济活跃的香港为中国内陆的开发商们提供了很多商业套路,房地产市场中现行的土地招拍挂、预售与公摊全都师从香港。

招拍挂扩大财政收入、预售制度加速资金回笼、公摊则是完全将开发成本转嫁给购房者,自打告别福利分房时代,各地都开始探索商品房市场下的供应模式,起步较早的香港自然成为模仿的对象。

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1995年为了规范行业,“公摊面积”正式在国内获得了合法地位。

然而在2013年以后,香港的二手房、新房陆续告别“建筑面积销售”时代,房屋销售要按以套内面积为准,但在内地,合法的以“建筑面积”的销售模式仍被各大开发商堂而皇之地使用着。

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各物业类型的公摊系数

不仅你家套内的实用面积,还有电梯间的面积,楼道的面积,甚至门口保安大爷那间保安室的面积都要计算到你家的建筑面积里面,你要为这些面积之和所产生的费用买单,大多数业主心里都是抵触的。

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公摊面积为何遭到抵触?

抵触公摊面积倒不是因为取消公摊面积销售能够降低房价,房屋的总价就摆在那里,无论你是按套内面积计算,还是建筑面积计算,总价始终是守恒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懂。

关于公摊面积的痛点,还是因为围绕建筑面积所纳税的费用五花八门,公摊面积的存在可以说是非常利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业主属于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到头来,还是的忍气吞声地默默接受。

公摊面积为什么惹恼了刚需族?3大因素让业主直呼很受伤

况且,公摊面积的水分就如同精装修房屋的装标一样,只有开发商心知肚明,当前的公摊面积计算,缺乏统一标准,在测量上又不具有独立性,开发商可以在第三方测量时与之达成默契,在公摊面积的大小上做文章。

其实,按照国际标准,按照套内面积作为房子计价的依据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在未来征收房地产税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将“房屋计价依据”与国际接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