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1970年3月,我接到清远县委通知,到任清远县氮肥厂党委书记、厂长。在任10年,8年连续亏损,我心里感到压力。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全厂干部职工踊跃开展劳动竞赛,一时‘虾公鱼仔都浦头’。”

18日,原清远县氮肥厂党委书记、厂长曾国华及当年厂内中层职工一行,特意从深圳回到清远,与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史志办、市档案局、清远日报社等相关部门领导一同参加清远经验研讨会,讲述当年改革历程。

一起来回顾

当年的改革历程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历程

产量跟不上需求,工厂连续8年亏损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中的大事,农民需要化肥,工厂生产达不到设计产量,连续8年亏损,工资发不出来,曾国华心里感到焦急、痛苦和压力。上级批示,一定要把产量搞上去。

“当时,工业学大庆是个潮流,1978年9月,我们坐火车北上到大庆学习,实际上只学到了规章制度等硬性的东西,对提高产量没有明显作用。”曾国华说。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国营企业统购统销,由县政府财政统一计划,工人的积极性调不动,出勤不出力、离岗串岗现象严重,用曾国华的话说是“女工在车间织毛衣,男工在北江摸鱼摸虾”,心思不在工作。如何调动全部车间的生产积极性,实现高质量生产?曾国华思考,是否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

经工厂财务科盘算,当时只有38万元的生产资金,是不能动的,其他可灵活调动的资金只有5万元。曾国华决定,把这5万元全部用于奖励生产,从单产奖、综合奖到超计划奖、超计划利润提成奖逐步推进。

实行超产奖励,全厂“虾公鱼仔都浦头”

通过统一思想,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发动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全厂职工劲儿往一处使。从生产一线到技术、财会、办公室,“虾公鱼仔都浦头”(形容工人积极性高)。工人当时评价“生产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干部带队参加生产,工厂领导以身作则,现场解决问题,每日三班中曾国华坚持跟两班。

“氮肥厂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高危环境,很多工人却都愿意来工作。往年春节,工人要回家过年,推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后,500多名工人中有400多人自愿留下来。”曾国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颇为振奋,“产量提高了,农民高兴,还特意送金猪过来鼓励生产。”

据统计,清远县氮肥厂在1978年10月开始的后三月弥补了一整年的亏损,还盈利了3.6万元。1979年,实现了130多万元的利润。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原清远县氮肥厂党委书记、厂长曾国华讲述改革历程。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清远县委重视,在17家国营工厂推广

氮肥厂的效益引起了清远县委、县经委的重视,并来到氮肥厂调研,曾国华回忆,当时一行人还在工厂煤堆旁开了会议。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一指引下,1978年10月,清远在4家国营企业中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随后在全县17家国营工厂推广,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曾国华分析,实现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后,工厂进行了生产改造,进行了集体宿舍、干部宿舍、群众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凝聚了集体的力量。

在全省推广受阻,清远经验历经曲折引全国学习

但清远的改革举措,在当时仍存在意见分歧。在计划经济年代,收入是国家的,社会各界对于奖金分配有不同看法。清远经验在全省引发争议,其推广一度受阻。

1980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带队到粤北调研,第一站就来到清远。7月7日,习仲勋到清远县氮肥厂和中层职工开会座谈,了解清远经验后,力排众议,在全省试点推广。

1980年7月29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习仲勋在粤北调研期间主持起草并亲自签发的79号文件,明确肯定了清远经验,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当时,清远经验得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继而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推广,从“地方粮票”变为“全国粮票”。

据曾国华回忆,当时全国各地来学习清远经验的达近3万人次。

总结和展望

曾国华总结道,清远经验来源于实践的探索,敢于突破,敢为人先,抓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代背景机遇,进行创新改革。其推广离不开清远县委的支持,以及习仲勋的再三支持和在全省的大规模推动。

清远经验通过解放思想,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采用“三结合”的方式,即发挥老干部和中青年骨干力量、技术人员、工人的力量。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从基层开始,体现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力军。

“清远经验的创新之处,一是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讲究实事求是;二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三是清远县委敢为人先,其改革意义非常重要。”曾国华的儿子曾建中及工厂中层职工认为,清远经验可以说拉开了广东省工业改革的序幕,其在推动工业改革的作用不亚于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模式对于推动农业改革的作用。

得知清远经验被列入改革开放40周年的第19件大事,曾国华既惊喜又激动。曾国华认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仍然适用。要抓人才,算好账,想尽办法推广,将改革进行到底。

“清远人敢于创新,敢于改革。过去清远走在前面,希望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清远改革再出发,清远继续走在前面。”曾建中表示,在新时代的起点,召开此次座谈会很有意义,“老一辈革命家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值得我们继承改革的精神和勇气。”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清远建市30周年成就展网上展馆持续开放中,现在点击下图进入网上展馆,足不出户观看清远建市30周年成就。

往期文章

「聚焦」今天,听他们述说“清远经验”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