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说:“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一年对于南海区卫计系统来说确实是充实而坚定的——评出了446位“名医”、培养并引进了372名全科医生,制定奖励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人才梯队,满足全区市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这是对2018年年初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造福人民,要一诺千金”的积极回应。

医疗技术人才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孔小燕表示,“人才十分关键,有了人才这一资源、有了完善的人才梯队,一切医疗卫生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区政府出台精神卫生专科人才工作方案,对精神卫生专科人才从培养引进机制,待遇保障,特殊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8年新增精神专科医护人员43人,解决了精神专科岗位人才紧缺,招聘困难的问题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至2018年底,从无到有,南海区内已成功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167例这一填补了南海心血管病外科手术空白的成果,得益于一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引进及培养。

2016年7月,于汇民来到南海区新挂牌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任职,成为该医院副院长及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他是广东省人民医院最早一批来到了南海工作的医生之一。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那时,南海区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及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在桂城挂牌,随后一年,另一家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也在里水挂牌。这样,林纯莹、郑秋坚、于汇民、方明、杜庆锋、李鉴轶等来到了南海……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林纯莹、于汇民等的带领下,医院从开展第一台心血管病手术开始,不断前行。“刚来到南海着手高水平医院建设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南海区政府、区卫计局等对医院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和支持,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于汇民坦言,当时做心血管内科手术需要用到的DSA机器由于老化不能运作,给手术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手术也因此停了一段时间,购买新的设备后才得以继续……

随后,开展心血管病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手术的难度逐渐加大。目前该医院心血管外科每月开展的手术有20至30台,心血管内科则每月30至50台。

至2018年底,短短两年多时间该医院已成功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160多例,吸引了南海周边地区的患者前来就诊。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2018年底,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成功为83岁的王阿姨进行了微创心脏手术。

医院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机构,除了要有好的医疗设备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技术水平过硬的医疗人才队伍。于汇民说,“设备可以花钱买到,但人才的技术水平却不是一蹴而就。此外,一家高水平医院的还需要形成自己的医院文化,这些都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

看到了人才力量的南海区卫计局,2018年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不遗余力。9月,“传承品质 成就品牌”南海区名医暨2018最美南海医家人医家亲命名大会举办,表彰了了10位首席医学人才、4位名中医、24位名西医,7位特聘首席名医和名西医。于汇民就是其中一名获评的特聘首席名医,他说:“南海将我们纳入到其医疗卫生系统中,给了我们‘资格’,说明我们得到了南海各界认可,这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南海区医学人才大合照

获评首席名医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丘青中也说:“评选名医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或引进更多高水平医生,可以促进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名医”包括名医生、名护士、名药师、名医技4个类别,设置首席、名中(西)医、带头人和骨干层次等层次,这次评出的人才分别来自区内各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出“名医”,区卫计局继续推进“名医工程”,建设名医工作室,建设名医队伍,通过建章立制来搭建完善的人才梯队。

这一举措反映了南海区卫计局对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决心。除了评出一批高水平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南海区还看到了医疗卫生系统相关学科人才的需求短板,精神卫生人才一直属于短缺人才,南海区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给与该类医生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护士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等。而产科、妇科、儿科等由于二孩政策而逐渐成为人才紧缺的学科,在2018年,南海区卫计局正着手制定方案来应对。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对于人才培养和引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对于拥有约260万人口的南海来说,基层医疗在构建高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南海区坚持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重点难点问题,把更多医疗资源投向基层。从2017年起,区镇两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年均投入2.8亿元,3年计划投入8.5亿元,狠抓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做优做强社区卫生服务。

经过两年努力,南海区改造提升了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硬件建设,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从13%提升到72%,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9%,并在社区建11个中医馆,为市民提供中医特色服务。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2018年底,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全科医学+”(麻奢)医共体国医馆开馆揭牌。

能够提供以上医疗服务,得益于人才这一第一资源的有效供应。南海区卫计局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18年共引进并培养了372名全科医生服务于基层医疗,目前全区的全科医生总数已经达到750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422个,签约服务人数40.1万人,常住人口覆盖率31.3%,其中重点人群覆盖率60.9%。

“全科医生的主战场是在基层,他们解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而需要转介的患者,也可由全科医生进行初步判断后精准转介到医院相关的专科。”孔小燕表示。为了强化全科医生的培养,南海区于2018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设立了全科医学中心,作为全科医生的培训基地,目前已有100人正接受培训,三年后这些全科医生大部分将进入南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南海以全科医生和家庭医师为切入点,狠抓社区和基本公卫“短板”,让社区服务既保基本又有特色,将基本公卫由“短板”变成“特色板”。

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获得提升的基础上,南海区卫计局以推进特色项目的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实行精细化管理,其中自选项目“家庭药师”尤为引人注目。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近日,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孔小燕以“家庭药师全程药学服务模式的南海实践”报告向国家级、省级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全面介绍了南海区家庭药师全程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情况。

自2017年南海在全国率先推行家庭药师制度后,70多名全国首批具有资质的家庭药师为市民开展用药指导,2018年南海更搭建起全国首个家庭药师智能工作平台及全省首个医疗机构药联体,建设“互联网+”中药区域配送平台,100%实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群众提供超1000种的全品种中药,方便市民科学用药和便捷取药,尤其是解决基层中药供应不足问题,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

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举措不断给“卫生强区”建设添砖加瓦,更好地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今后,南海区将通过建立医疗卫生人才奖励培养机制,引进与培养名医,全面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打造南海医疗卫生品牌。

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欢迎关注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南海”,感谢您阅读到最后!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请您为我们加油,或者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给健康南海点评名医、引人才、建机制……南海卫计的2018过得充实,走得坚定

来源|珠江时报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时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将予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