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負增長即將到來?

人口負增長即將到來?


1月1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宋樹立回應近期熱議的“人口負增長”一事.(圖片來源:中國網)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儘管官方尚未正式公佈2018年全國人口出生數據,但近期關於“出生人口大跌”的議論始終不絕於耳。1月3日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指出,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高度的老齡化和人口衰退,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今日(10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回應稱,人口出生率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家衛健委一直持續監測人口數據,將於近期發佈2018全年人口數據,並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

社科院預測人口負增長提前到來

2018年是我國全面放開二胎的第三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2015年,曾有專家預測,全面開放二孩後會造成“嬰兒潮”現象,並建議做好抑制人口增長過快的準備。但時隔三年,曾經預測的新生兒呈井噴式上漲的景象並未如期而至。

2016年,受剛剛放開二孩政策的影響,出生人口達1786萬人,同比增長了7.9%,增速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2017年,根據原國家衛計委預測,我國新生兒數量應該在2023萬人左右,而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相比2016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

2019年1月3日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指出,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高度的老齡化和人口衰退,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多重挑戰,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

長期持續的人口負增長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上述報告指出,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一個婦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對於生育率轉變非常迅速的中國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轉,伴隨著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勢必會帶來非常不利的社會經濟後果。

地方出生率數據陸續出爐 總體呈下降趨勢

儘管國家衛健委和國家統計局尚未正式公佈2018年我國人口出生數據。但近期各地數字陸續出爐,從已經公佈的情況看,整體出生人數下降明顯,特別是二孩。

青島市在去年12月公佈的數字顯示,2018年1~11月份,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同比減少21737人,減少21.1%。其中一孩減少8.8%;二孩出生減少29.0%。預計2018年戶籍人口出生在9萬人左右,比上一年戶籍人口出生11.57萬數字下降22.2%.

無獨有偶,同為副省級城市的寧波市衛生計生委在去年發佈的2018年戶籍人口出生預報書中預測,2018年寧波市戶籍人口出生數為4.4萬人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預計減少0.9萬人左右,降幅為16.98% 。

青島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出生率的下降與全市育齡婦女(15-49週歲)持續減少有關,特別是70後、80後的婦女退出生育旺盛期,90後成為生育主力,參與生育人數逐年減少,加之全面兩孩政策累積勢能釋放逐漸趨緩,2018年人口出生同比出現較明顯下降。根據育齡婦女結構和群眾生育意願綜合推算,預計隨著青島市兩孩生育逐步進入常態,今後每年出生人數將在8-10萬人,高於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水平。

專家:提高生育率 需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

“2000年以來,每年出生人口大概在1500—1800萬人次之間,最近受到政策調整的因素,還有龍年、羊年等生肖選擇的影響,波動也在加大。”對於2018年人口變化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副教授陶濤指出,出生人口的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2011年,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規模達到頂峰,之後則呈下降狀態,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

此外,育齡婦女的年齡結構、結婚情況、婚育的推遲也是影響人口變化的重要因素。

她還指出,近三年以來,平均初育年齡和平均生育二孩年齡都往後推了一歲,這些也會對出生人口規模、生育水平是會產生影響的。

據陶濤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化的推進,高等教育的普及,婚育的推遲,等等因素都會對生育水平產生一些影響,需要進一步加強人口的監測。

“90後成為了生育主體,他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意願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所以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進一步加強人口監測,掌握人口生育模式、生育規律,這是十分重要的。”陶濤告訴記者。

此外,陶濤還指出人們在生育養育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顧慮,對經濟社會政策的配套呼聲比較高,主要反映在住房、就業、女性勞動保護、稅收,產假、嬰幼兒照護等等各個方面。她建議應加快建立構建生育友好、家庭友好的政策支持體系,切實幫助更多家庭在生育養育過程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