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责任在谁?

​ 近日,江苏省拟立法反对“丧偶式育儿”。《草案》还提出,拟将每年5月15日所在周设为全省家庭教育宣传周。丧偶式育儿,是今年极火的一个词,火到政府都坐立不安了,非把它提升到一个法律的层面上来。作为丧偶式育儿的主要群体,很多妈妈们热泪盈眶,似乎这样就可以脱离“水深火热”的生活了。可是,我们女人是否反思过这样一个问题:丧偶式育儿,责任究竟在谁呢?


丧偶式育儿,责任在谁?

年近半百的晓燕,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好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儿子虽然不算特别优秀,但是很懂事自律。可是她在看到“丧偶式育儿”这个热词时,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半天都没有吭声。在她身上,或许大家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晓燕和老公林俊自由恋爱结婚,婚后育一独子。应该说,有孩子之前,林俊还是不错的,什么家务活都喜欢干,晓燕非常庆幸自己找了个知冷暖的丈夫。儿子出生后不久,林俊在单位上处处不如意,每天心情沮丧。晓燕自己开了个理发店,每天也很忙,早出晚归。家里的开支以及买房的钱,绝大部分都是晓燕出的。晓燕是一个传统的女人 ,并没有因为自己多挣钱就变得强势,而是每次看到丈夫闷闷不乐的样子,就很心疼。她更怕不小心会伤害了丈夫的自尊心。于是她默默地主动地分担了很多家务活,儿子的饮食起居也基本变成了她一个人的事情。她希望这样可以减轻丈夫的压力,可以让丈夫活得轻松一些。可是林俊并没有因此感动,反而是感觉理所当然,很快迷上了电脑游戏,一下班就坐在电脑前,雷打不动。家里大小事情,都好像与他无关了。
丧偶式育儿,责任在谁?

晓燕每天早上6点起床为儿子丈夫做早饭,吃完饭就和儿子赶公交上学,然后去理发店。下午儿子放学了自己到理发店,自己做作业,晓燕理发。直到晚上7到8点,晓燕才能急匆匆地陪儿子买菜回家做晚饭。而林俊总是心安理得地沉醉在游戏里,连晓燕叫他吃晚饭,都半天不动弹。他每天打游戏到凌晨,早上就睡懒觉。家里早买了汽车,他却从不会送儿子上学,晓燕和儿子在风中在雨中追赶公交车时,家里的车却闲着。晓燕也表示过强烈的不满,林俊就极不情愿地送了两次,儿子却对她说“妈妈,还是你送我吧,爸爸开车很不耐烦,好危险,吓死人了”。晓燕就不敢让林俊送儿子了。没办法,接送孩子的事情,就这样落在了晓燕一个人的身上。

儿子快小学毕业了,早上必须提前半小时到校。没有办法,连自行车都不敢骑的晓燕,居然一次性拿到了驾照。小考前夕,儿子准备去参加一个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头天晚上,晓燕和林俊说好明天5点起床送儿子,因为车会很多 ,晚了怕赶不上考试。可是,第二天早上5点,晓燕和儿子都吃好饭收拾好了,林俊就是不起床,多叫他两声,就不耐烦的骂人了。晓燕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可是,她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儿子考试,于是,她带着儿子走了。她刚拿到驾照后第一次开车上路了。一路走走停停,一路熄火打火,儿子俨然是一个小教练,给她鼓气,为她壮胆。那天早上,他们母子赶上了考试时间。儿子也比较争气,考上了这个名校。

初中高中,儿子都住校,晓燕一下子就轻松多了。林俊虽然没有因为家务事分心烦心,工作上却依然没有任何起色,依然常常抱怨命运不公。倒是晓燕,理发店开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儿子有什么事情,基本不会和林俊交流。包括儿子高考志愿填报,林俊都基本没有参与。在这个家里,林俊就只是给了儿子一条命,给了晓燕一个名义上的家。他就是一个甩手丈夫父亲。
丧偶式育儿,责任在谁?

谈起往事,晓燕感慨万千。她说,想一想,都是自己造成了这种局面。如果她一开始就强烈要求丈夫分担家务,照顾儿子,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矛盾,但结局一定会更好。她感觉很是对不起儿子。因为她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让儿子缺失了太多父爱。如果能够重新来一次,她一定要强硬地要求丈夫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来。她觉得,中国之所以会普遍存在这种“丧偶式育儿”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女人们错误理解了“贤惠”的含义,把相夫教子当成了自己的本分,没有意识到丈夫在育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希望用自己的经历,能够警醒女性同胞们,减少或杜绝这种丧偶式育儿的存在。

所以,要想家庭真正幸福,要想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夫妻双方必须共同参与家务活,共同养育我们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女人们都无权剥夺丈夫养育孩子的权利,丈夫也没有权利拒绝养育孩子。女人们应该认识到:你对家务事育儿事的大包大揽,不是贤惠,不是善良,而是愚不可及!因为你这样做,不是对丈夫的体贴,而是一种纵容,纵容丈夫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纵容丈夫的责任心越来越少,同时,你更残忍地剥夺了孩子理应享受的父爱。

希望这个社会,不再有“丧偶式育儿”的词语,不是因为立法,而是从民间自发的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