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國演義》和西方的《荷馬史詩》

中國有一部偉大的歷史文學著作《三國演義》,西方也有一部偉大的長篇史詩《荷馬史詩》,兩者可以媲美。《荷馬史詩》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它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它是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處理的主題分別是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基琉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妻子珀涅羅團聚的故事。

《荷馬史詩》不但文學價值極高,也是古希臘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九世紀的唯一文字史料,西方學者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當時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

中國的《三國演義》和西方的《荷馬史詩》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漢靈帝到晉武帝之間共一百多年的歷史,描寫魏、蜀、吳三國互相征戰爭雄、興衰存亡的歷史過程。貫徹全書的觀念,就是“擁劉反曹”。羅貫中堅持以蜀漢的劉備為正統,通過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的合理處理,把它空前地強化了,讓小說深入人心。

中國的《三國演義》和西方的《荷馬史詩》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禮義仁智信,延伸有忠城、勇敢等。

小說中的劉備就是“仁”的代表,關羽是“義”的代表,張飛是“勇”的代表,諸葛亮是“智”的代表,趙雲是“忠”的代表等等。劉備是小說裡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體現者。

中國的《三國演義》和西方的《荷馬史詩》

《三國演義》和《荷馬史詩》是東西方歷史文學的兩顆璀璨明珠,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