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西遊記》與《荷馬史詩》是世界神話寶庫的雙璧,二者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同時也具有極高的宗教學價值。二者分別描述了東西方不同的“神話體系”,其中的東西方神明大不相同。《西遊記》中,佛教道教為基礎的世界觀,有神、仙、佛等“天人”,人民所信仰的是“天”。《荷馬史詩》中,希臘神話為基礎的世界觀,有各種神、半神,人民所信仰的是“神”。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神話故事,都是封建迷信和唯心主義世界觀。但是,如果將《西遊記》中的“天人”和《荷馬史詩》中的“神”相比較,我們就會驚訝地發現,二者是極大地不同,甚至可以說,除了“法術”“神力”以外,二者基本沒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一、“天人”和“神”本質上的不同

《西遊記》中的神、仙、佛,其實都和

佛教中“天人”概念類似,他們大多數不過是擁有“超能力”的“類人生物”,只有少量“神佛”有“自然能量”;而《荷馬史詩》中的“阿爾卑斯山眾神”,則是不同的,所有“神”都有“自然能量”。下面從二者的設定來分析:

1、《西遊記》“天人”的定義

  • 大多不能長生不老

《西遊記》所闡述的道教和佛教,組成的東方神話世界“三界”。這個“三界”是由很多世界組成的,包括很多重天,地獄,人間四大洲等等。此概念,其實是源自佛教,《法華經》中“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在這個世界當中,眾生皆苦,皆需要歷劫,人經過修仙修行,就可以擁有“法術神通”、“七十二變化”等等,這就是“仙”。但是,這種“仙”是不能長生不老的

。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悟空道:‘似這等也得長生麼?’祖師道:‘此欲長生,亦如水中撈月。’”也就是說,就連全書中法力最頂尖幾人之一,菩提祖師,也不能直接讓弟子長菩提祖師生不老。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菩提祖師

書中,菩提祖師說了原因——“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也就是說,“仙”還是要經歷“三災劫”,如果沒有特殊手段(蟠桃、人參果等),最多隻能活1500歲——這也是各路妖怪想吃唐僧肉的根本原因。

  • 人、妖、仙、神、佛的能力不同

人修仙,動物也可以修仙。不過,《西遊記》中的動物由於是“畜生道”,所以要想修仙,必須先修行成人形——這就是 “妖”。不錯,西遊記中各種妖怪,其實和孫悟空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想修仙的動物,只是“神通”“超能力”不同罷了。

《西遊記》中,人修仙之後並不會成為“天仙”,而是先成為

“地仙”。地仙之中最強的,也就是鎮元大仙,“人參果”的主人。雖然鎮元大仙法力高強,但他和“天仙”有個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沒有得到“天廷”的承認。與之相對應的,孫悟空就是“天仙”,因為他曾經被封為“弼馬溫”。

也就是說,“天仙”和“地仙”的區別,就是有沒有天廷的“編制”!跟法力、戰鬥力強弱沒有任何關係。儘管鎮元大仙能力遠超孫悟空,但是他地位並不高,因為他沒有“編制”。同樣的,在《西遊記》當中,“菩薩”“羅漢”相當於“天仙”,都是一種“編制”,“菩薩”“羅漢”就是佛教的“編制”

“神”和“佛”,分別對應著天廷之外的兩種勢力,一個是道教三清等,一個是佛教三佛等。“神佛”的法力、戰鬥力遠超“仙”,一般都有“自然能量”。比如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他就代表“宇宙的最初能量”;三佛之一的燃燈古佛,就代表

“過去”。因此“神佛”的地位是遠高於“仙”的,其地位高到不受天廷約束,彷彿是天廷的“外援”。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2、《荷馬史詩》神、人、半神的定義

相比之下,《荷馬史詩》中的西方神話世界要小得多,大致就是“地心說”的那片區域,

分為天界、人界、冥界,但比“三界”小得多。神界就是以奧林匹斯山為中心的一片區域。但是《荷馬史詩》中的“神”,每一個都有“自然能量”,要麼代表著某種自然元素“雷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要麼代表著某種自然規律“死神哈迪斯”“戰爭神阿瑞斯”等;他們都擁有“超能力”,基本上不老不死(除非湮滅)。

《荷馬史詩》中僅有代表宇宙混沌的卡俄斯和代表大地的蓋亞,這兩個和“三清”“三佛”這一級別對應的“原始神”。“原始神”的孩子,如“天空神”烏拉諾斯,“黑夜神”尼克斯等為第一代神。第一代神的孩子們,是泰坦族,如克羅諾斯、普羅米修斯等,這是第二代神。泰坦族的孩子們,奧林匹斯山的“雷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為第三代神

《荷馬史詩》中的神和人的顯著區別是,“神性”和“人性”是不同的:奧林匹斯山的眾神“神性”與人類的“人性”相比,更為極端,缺乏抑制,並且更加善變,此外價值觀也極度不同——比方說,眾神對於人類的“崇拜”非常重視,對血緣親情卻相對漠視,諸如此類等。

《荷馬史詩》“半神”是神和人類雜交的混血兒,具有神的“超能力”,會老會死,同時具有“人性”和“神性”,他們有時像人類,有時像神,這是一種“二元性”——例如帕爾修斯、赫拉特克斯等。《西遊記》中也有一位“半神”二郎神楊戩。相比之下,由於《西遊記》“天人”“神性”和人性沒有區別,所以楊戩是不具備這種“二元性”的。

二、“天人”和“神”社會結構的不同

1、組織管理

  • 天廷,東方“天人”的政府

《西遊記》中,天廷類似於一個封建政府,“玉皇大帝”是該政府的皇帝,他有後宮,有臣子。這個政府擁有軍事、執法、稅收等等諸多部門,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不同官吏之間等級森嚴,儼然一個正常運行的封建國家。例如“弼馬溫”是養馬的小官,“天蓬元帥”則是戰場上的將軍,“捲簾大將”則是玉帝的保鏢,“閻王”則是玉帝分封的“諸侯王”。

天廷這個政府之外還有一些“外國”,天廷和它們建立了“外交關係”。例如三清三佛,還有福祿壽三位老仙等。這些“外援”都是其他世界的“國家元首”,例如元始天尊是“大羅天”的元首,如來佛祖是“西方淨土”的元首。從這個意義上講,天廷還是各個世界的聯絡點,如同 “聯合國秘書處”。

  • 奧林匹斯山,西方“神”的部落

《荷馬史詩》中,奧林匹斯山其實是一個父系部落政權,類似於一個“家族式企業”,由於“眾神之父”宙斯基本上是大多數的父親,按照血緣關係,宙斯自己是“神王”,宙斯的兄弟、妻子、兒女則分管各個部門。

除此之外,奧林匹斯山似乎和“外國”沒有“外交關係”——和同時期的北歐神話完全不是一個體系,也沒有交集。和埃及神話也沒有交集。可能是因為宙斯殘暴的上位史,使得奧林匹斯山沒有“朋友”。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宙斯

2、上升渠道

  • 天廷“穩步升遷”

《西遊記》中的天廷有一整套完整的升遷機制:第一步,修煉為人形(人類可以直接跳過此步驟);第二步,修仙直到成為地仙;第三步,申請天廷的“編制”;第四步,按照能力分配官職,按照功勞升職。也就是說,《西遊記》的天廷如同職場,只要足夠努力,誰都有機會成為“天仙”

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三人都犯了“天條”,被逐出天廷,不可能再申請天廷“編制”了。於是,如來佛祖給了三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取經。按照取經的功勞,佛祖給了三人西方淨土的“編制”。在佛祖的西方淨土“國”,也是隻要足夠努力,就有機會上升。

  • 奧林匹斯山“政治鬥爭”

奧林匹斯山充滿著殘酷的政治鬥爭,要想升遷,只能暴力奪權。克洛諾斯發動戰爭,武力擊敗了自己的父親烏拉諾斯,才得到神權王座。宙斯也是這樣,武力擊敗了自己的父親克洛諾斯,才得到神權王座。宙斯對於他的“半神”兒子,也是各種猜忌。赫拉特克斯這樣的英雄,幾經艱難才被列入“神籍”,他成了“大力神”獲得了“超能力”,但只是個不重要的“打手”。

宙斯另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是他的叔叔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盜火”,所以被宙斯鎖在一個懸崖上,還讓一隻神鷹每天都去啄他。這個故事細思極恐的地方是,普羅米修斯得到了人類的“崇拜”,宙斯認為這樣會減少人類對自己的“崇拜”,因此才以重刑折磨普羅米修斯——這依然是殘酷的“政治鬥爭”。

也就是說,在奧林匹斯山,只有宙斯的血親,才可能升遷,但也很難獲得升遷。普通人類就不要想了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普羅米修斯

三、“天人”和“神”在“性”方面的不同

《荷馬史詩》中的眾神是近親繁殖的產物。烏拉諾斯和他的母親蓋亞結合,

生了克洛諾斯等孩子;克洛諾斯和自己的姐妹結合,生了宙斯等孩子;宙斯和自己的姑姑謨涅摩敘涅、姐姐赫拉結合,生了阿瑞斯等孩子。

由於這種亂倫傳統,西方“神”比較“風流”,尤其是宙斯,很喜歡到凡間“獵豔”,有不少女子甚至是他的後代。為了躲避妻子赫拉,宙斯經常在追求的過程中變化成牛、鵝等動物。除了宙斯,大多數神都有自己的混血子嗣。換句話說,神和人的結合在《荷馬史詩》中再正常不過。

在這個方面,東方“天人”要禁慾得多。在《西遊記》裡,思凡下界是重罪。“天人”的兒女,大多數是成仙前留下來的,比如托塔天王李靖和金吒木吒哪吒。至於佛教人物,本就禁慾,除了毗藍菩薩有個兒子昴日星官外,整本書完全沒提到佛教的婚姻和子嗣。“天人”和人類生的孩子,只有二郎神。二郎神的母親,

玉帝的親妹妹都由於思凡下界被壓在了桃山下,最終楊戩劈山救母。

就連“天人”之間的自由戀愛都很受限制。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和一位披香殿侍女相愛,而天廷限制嚴格。於是宮女先投胎下凡化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奎木狼下凡化作黃袍怪,兩人夫妻十三年緣分。緣分盡,兩人散,孩子被打死。奎木狼受到天廷懲罰,為太上老君燒爐子。這種描寫,其實和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嚴禁自由戀愛的封建禮教有關

“天人”與“神”——神話雙璧:《西遊記》與《荷馬史詩》之對比

奧林匹斯山

四、總結

《西遊記》中仙、神、佛等“天人”,與《荷馬史詩》中各種神、半神的主要不同點在於:東方“天人”大多會老會死,西方“神”不老不死;東方“天人”“神性”和“人性”基本一致,西方“神”“神性”和“人性”顯著不同; “天廷”是一個封建政權,奧林匹斯山是一個父系部落; “天廷”有穩定的上升渠道,奧林匹斯山基本沒有上升渠道;東方“天人”普遍禁慾主義,西方“神”則極度風流。二者相似性,基本僅限於“法術”“神力”等。

1. 《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諸神的差異》

2. 《西遊記》

3. 《荷馬史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