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我們今天說的《西遊記》,其實通常指的是小說《西遊記》,或者說,指的是1592年南京世德堂出版的百回本《西遊記》。其實,在西遊故事的發展史上,既有小說,又有平話,還有戲曲。

以《西遊記》為題材的戲劇,統稱“西遊戲”,這也是一個龐大的領域。清宮裡出現了一部龐大無比的連臺本戲《昇平寶筏》,演出全本西遊故事,一上演就達半個月之久。這出戏在紫禁城暢音閣戲臺上演的時候,應用當時最先進的舞臺技術,如用繩子吊著人飛行,和今天的“吊威亞”技術相仿。上到皇帝,下到宮女太監,沒有不喜歡看的,這可以說是《西遊記》連續劇的前身。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昇平寶筏》之外,演出《西遊記》故事的《安天會》《火雲洞》《火焰山》,也都在舞臺上搬演,走向千家萬戶。以孫悟空為主角的西遊戲,又叫“猴戲”。86版《西遊記》主演六小齡童先生,就是南派猴戲的著名傳人。

電影技術出現之後,人們很快把西遊故事搬上了銀幕。民國1927年前後,上海出現了大批以西遊題材拍攝的電影,這可以說是西遊故事影視化的第一次嘗試,如《車遲國唐僧鬥法》、《女兒國》、《鐵扇公主》、《蓮花洞》。

其中最有名的,是杜宇執導的《盤絲洞》,放映的時候就萬人空巷,兩年後又輸出到歐洲。2014年在挪威發現了《盤絲洞》的拷貝。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紹劇《三打白骨精》曾經進京,為毛澤東主席演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獲得了多次世界級大獎。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1982年,中央電視臺開拍了25集連續劇《西遊記》,於1986年春節首播。這就是通常說的“86版《西遊記》”。可以說這部連續劇的對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反覆放映了三十年,每到寒假暑假,萬人空巷,創造了電視劇歷史上的奇蹟,成為無數70後、80後甚至90後的童年回憶。而以六小齡童、馬德華、閆懷禮等人塑造的唐僧師徒形象,幾乎成了西遊故事的經典造型。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又過了十多年,又一部著名的西遊題材的影視作品開始熱播,這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這部《大話西遊》顛覆了所有對《西遊記》的認識,對白無厘頭,劇情搞笑,習慣了《西遊記》是“名著”的人,不免大驚失色:名著可以這樣惡搞嗎?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其實,這部看似顛覆了《西遊記》的片子,反倒繼承了《西遊記》的真精神:幽默、調侃。比如“星爺”最著名的一個橋段,是搶過牛魔王的三股叉,一面烤雞翅一面唱:“烤雞翅膀~我最愛吃。”這和原著裡孫悟空拿著紫金紅葫蘆假裝算卦並沒有什麼區別。

《大話西遊》最大的特點,就是給孫悟空加了愛情故事。其中的一段愛情表白成了當時年輕人最熱衷的經典段子:

  •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你的劍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猶豫了!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西遊記》原著裡的孫悟空是沒有愛情的,所以,作為一部深入人性的名著,不免少了一大塊必要的內容。

孫悟空在愛情和取經中,只能選擇一個,最後,他放棄了愛情,選擇了取經。事實上,這個兩難選擇,每個人差不多都會經歷。

今何在的《悟空傳》開始在榕樹下網站刊載,人們在傳統的孫悟空形象之外,又發現了新的內涵。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悟空傳》裡的孫悟空,仍然是熱烈地追求自由,就像他宣佈的那樣:

  •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然而原著《西遊記》是一部正劇,《悟空傳》卻是一部悲劇。正劇和悲劇的區別,在於對大前提認識的不同。對於“成正果”這件事,作者今何在這樣看:

  • 佛是什麼,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慾望沒有思想,當你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但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

在這樣的前提下,悲劇是必然的。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最後被一分為二,其中一個被如來壓在山下,戴上了金箍,後來被唐僧救出。他要贖罪,必須以殺死另一個孫悟空為條件。最後,孫悟空殺死了叛逆的自己,然而如來卻指著孫悟空說:“這個是六耳獼猴。”當孫悟空明白了這場騙局之後,企圖和如來大戰,然而一切都晚了,他的力量消失了。

這自然是對“真假孫悟空”故事的再創作,然而又比“真假孫悟空”深入了一層,正如書中所說:

沒有人能打敗孫悟空。能打敗孫悟空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要戰勝孫悟空,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懷疑他自己, 否認他自己, 把過去的一切當成罪孽,把當年的自己看成敵人。

應該說,《悟空傳》恰好寫出了無數少年踏在校園和社會之間的心態。成長,是不是要否定當年的理想?成熟,是不是要放棄自由?每當我們被這個複雜的社會慢慢吞噬的時候,許多人都會想起當年那個單純的、理想的少年:到底哪個是真正的自己?

到了今天,西遊題材已經成了中國影視、文學、藝術各種文化產業的第一超級IP。無數作家、導演、編劇、畫家、遊戲設計師在其中吸取營養,取得自己需要的內容,然後創造自己的故事,用不同的時尚形式講出來,這些故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從美國到歐洲,無數西方孩子都知道,中國有個孫悟空,有個唐僧取經。

僅遊戲行業,每年因為《西遊記》而產生的收入至少超過百億。如《大話西遊》、《夢幻西遊》、《西遊降魔篇》、《大唐三藏》等。最近的火爆全國的遊戲《王者榮耀》裡,孫悟空、牛魔王、哪吒、楊戩,都是《西遊記》的著名人物。

《西遊記》四百年的傳播歷程

《西遊記》故事產生於唐代一位高僧的宏偉誓願,終於轉化為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享受,而且,這種精神享受,看來會不斷髮展下去,發展成新的時尚,直到無窮無盡。

從玄奘法師啟程到今天,一千四百年過去了。題材還是那些題材,但是故事早已不是原來的故事。每個時代,從傳說到詩話,從平話到小說,從戲曲到電影,從網文到漫畫,所有的人都利用這個題材,應當時當地人們的需要,講出新的故事。無論是詩話、還是戲曲,還是小說,我們今天看來,是陳舊的古董,但在當時看來,卻是最前衛的時尚。

其實,這就是傳承。繼承傳統的最好方式,其實是創新。傳承不一定是保持舊有的形式,而是把傳統的題材,講成新的故事。也許穿上了新的衣服,改換了新的面孔,然而,傳統的內核沒有變,素材沒有變,只是形式變了,方法變了,技術變了。

這就像生兒育女,兒女長大後,經過無數次新陳代謝,身上早已沒有一塊來自父母的血肉。然而,人類的基因卻傳承了下去,無論他走到哪裡,用什麼形式生活,他都會承認,這個身體,來自父母的給予。然後,他還會繼續生兒育女,用創造新的生命的方式,傳承著自己的基因。當我們捧著一個新生兒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不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嬰兒,這是人類傳承了千百萬年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