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車遲三怪與佛道三車

《西遊記》中,車遲國一段,唐僧師徒智鬥虎、鹿、羊三怪,情節頗為有趣。關於三怪的身份,李卓吾評本指出:「此處虎力、鹿力、羊力三道士,亦是虎車、鹿車、羊車的隱名。」但實際上,無論佛道,都只有羊車、鹿車、牛車,而無虎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西游记 车迟三怪与佛道三车

三車之譬喻,出自《法華經·譬喻品》,以羊車、鹿車、牛車比喻聲聞乘、緣覺乘、大乘,原文如下——

「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西游记 车迟三怪与佛道三车

蓋車即乘也,佛門亦有稱大乘為大車的。從羊車、鹿車,再到牛車,代表了乘載能力的提升。

此外,道教也有三車之說,一說即羊車、鹿車、牛車,一說為小河車、大河車、紫河車,代表了修道的三個層次。按照《鍾呂傳道集》是說法——

「河車者,起於北方正水之中腎真氣,真氣之所生之正氣乃曰河車。」

「五行巡還,週而復始,默契顛倒之術,以龍虎相交而變黃芽者,小河車也。」

「肘後飛金精,還精入泥丸,抽鉛添汞而大藥者,大河車也。」

「以金玉之液煉形,煉形而後煉氣通,煉氣而後煉神,煉神合道、乃臻於成者(紫河車也)。」

西游记 车迟三怪与佛道三车

不過無論佛道,都沒有「虎車」一說,那麼為什麼《西遊記》要舍牛車,而用「虎車」呢?

有人說,牛車代表大乘,不宜調侃,所以改用老虎。其實,在整部《西遊記》裡,不但有牛精,而且都是狠角色。

最著名的當然是牛魔王,而且牛魔王是佛經裡經常提及的「大白牛」,比如《西遊記》中記載牛魔王本相的一段——

「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

除了牛魔王,還有奪走了金箍棒的兕大王(青牛精)、冒充佛祖偷燈油的犀牛精,全都不好對付。

也許真相沒那麼複雜,文藝評論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評論者經常能夠「考證」出作者都沒想到過的內容。我剛才在用拼音輸入法打huche的時候,首先顯示的是「胡扯」而非「虎車」。這是不是編故事的人藉此告訴讀者,這段情節純屬胡扯,不必過多聯想呢?哈哈!

長按圖片,掃掃二維碼

西游记 车迟三怪与佛道三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