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信長虹TCL大換帥遭遇市場嚴寒,中國家電從此會一蹶不振嗎?

當海信長虹TCL大換帥遭遇市場嚴寒,中國家電從此會一蹶不振嗎?

都說“無巧不成書”。當一些領軍企業的實際操盤手、事業部負責人,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持續換帥潮。背後一線家電市場卻面臨著“出貨下跌、需求低迷”等嚴寒。由此,讓關注家電的各界人士擔憂:中國家電市場,會就此一蹶不振嗎?

寧言||撰稿

到底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對於中國家電產業來說,是一個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海信、長虹、TCL等行業領軍企業的二把手,以及相關事業部、產業公司負責人的“頻頻換帥”,再聯繫到此前美的、海爾、創維、康佳等一批領軍企業的事業部負責人換將,這讓眾多關注家電業的外部人士擔憂:持續換帥,中國家電企業這到底怎麼了?中國家電市場還有救嗎?

長期以來,外界普遍的認知就是:企業只有在經營業績不好時,才會通過換帥、換將等方式來拯救。過去幾年,縱觀全球家電市場,從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到惠而浦、伊萊克斯,多是如此。眼下,隨著2018年下半年市場持續走低,企業經營業績低迷的背景下,本土家電領軍企業的換帥似乎更容易理解,正是為了應對困局、拯救業績、尋找出路。

對於上述分析和理解,家電圈並不認同。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本土家電企業換帥已屬於常態,更多不只是解決短期業績,而是長期發展過程中的思維僵化、思路老舊等問題。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中國家電業處在“時代更迭、消費更迭和產業變革”交叉的高速動盪期,相關企業和商家所要面臨的挑戰和考驗更為複雜和多變。

通過階段性的換帥、換將等手段,提拔和重用一批80後、85後、90後年輕人,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團隊之中,提升和強化應對時代和市場的一系列變化,釋放出企業積極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和意識。目前,在海爾、美的、海信、長虹等企業中,80後已經開始擔當產品事業部,或子公司一把手,開始承擔起“獨當一面”的職能,併發揮出年輕人“敢闖敢拼”以及敢試錯、敢創新的獨特優勢。

應該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本土領軍家電企業的換帥換將,更多還是基於企業內部原因:一是公司應對互聯網時代變革,簡化企業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從而導致一系列人事的變革。比如美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事業部重組和優化,以及今年以來TCL集團的戰略分拆,均是這種情況;

二是公司在經歷一輪系統性的管理創新和市場變革後,需要提拔一大批的年輕人走到一線領導崗位,激活企業的發展活力和激情,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長虹、海信,以及創維等企業,均是類似情況;

三是企業相關負責人,在經歷平臺的歷練和錘鍊之後,開始尋找自己新的事業和職業生涯,有的出去創業,有的成為合夥人。這種情況在互聯網行業屢見不鮮,如今也開始在家電行業出現。

由此,對於所有關注家電行業的人士來說,不要簡單地將家電領軍企業換帥與市場環境嚴寒聯繫起來,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卻沒有必然的聯繫。企業大換帥,並不代表市場寒冬的加速和惡化,並就此低迷下去。這隻能說明,行業領軍企業已經率先行動起來,開始積極尋找並探索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的手段和方式。

那麼,面對當前整個行業的市場嚴寒與低迷,到底如何破解?筆者以為,關鍵原因在於“製造產能和市場供給過剩”問題嚴重,還是應該要加快市場化的洗牌與重組。

在家電產業快速走向成熟通道中,大量的低端、重複產能過剩問題愈發嚴重,一線市場上的眾多投機性企業和商家數量仍然偏多。當下,之所以很多廠商抱怨市場不好、行情低迷,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行業成熟通道下的需求開始穩定和固化”,企業和商家數量仍然龐大,魚龍混雜帶亂市場節奏,惡化市場環境。

因為當100家企業開始只能搶奪100個用戶需求時,市場自然會出現“所有企業都吃不飽”的殘酷現實問題。此時,只能通過市場化手段來發動產業洗牌和市場淘汰賽,鼓勵大企業藉助市場嚴寒期,發起對投機性廠商和過剩性產能的持續洗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根源上破解困局。

最終,讓有限的企業和商家,投入無限的精力和資源聚焦產品研發和用戶服務,而不是盯著對手搞低端商戰,中國家電產業的未來才有希望!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