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最好的成長,是幫助別人

丁 迷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幫助別人就是對別人付出。

所以人們常說: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

樂於助人的人,說好聽點兒,被人稱作品德高尚,說難聽點兒,也常被人稱作“傻子”。

幫助別人,真的是純粹付出嗎?

原來最好的成長,是幫助別人

01.

在上學的時候,班裡總有幾個學霸級人物。

在你的記憶中,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景:數學老師佈置了作業題,有一道題你不會解,就去問學霸張三,張三看了一會兒說,嗯,我也不會。然後你又去問學霸李四,李四從解題思路,到做題步驟,給你詳細地講了一遍,讓你茅塞頓開。

可你發現在老師對作業進行講評的時候,說這次張三的作業完成得最好。

張三不願意告訴別人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張三自私,可張三覺得,我也沒義務非得幫你。

但實踐證明,往往李四們的成績總是要比張三們還要好。

有專家分析研究表明,在掌握知識的方法上,為別人講授掌握的程度是95%,而通過自我實踐操作掌握的程度只有70%。

也就是說,學霸李四正是在為同學講解的過程中,使知識學得更加紮實和通透。

有一位高考狀元曾說過,他正是通過幫助同學,把自己平時不懂得地方都學會了。

幫助了別人,其實自已得到了更好的成長。

這樣的事例,無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不少,只是我們或許從未認真地進行過思考。

02.

我在參加一個寫作培訓班學習的時候,通過一次對文章的點評比賽,有幸被評為班上的點評員。

點評員的任務,就是在學員寫作打卡的時候,對學員的作品進行點評。

班長在群裡說,每位寫作打卡的同學最少會得到一次點評的機會。

我一聽,頓時腦袋都大了。天哪!一百多位同學,我要在一個月內對每位同學點評一次,而且我自己每天也要寫作打卡,這可都是業餘時間!

已經接受了這個任務,就硬著頭皮往下幹吧。

每天點評文章真是挺費精力,一些同學的習作水平也真不敢恭維。點評這樣的文章,我能學到什麼?

一個星期下來,我就有些不願意了。這時我好後悔,我為什麼要接受這麼一個任務?每天最少要耗費我一個小時,而且純屬義務勞動。

後來,能堅持打卡的同學越來越少,有的同學已經點評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了,可班長每天還在給我安排任務,我真的有些不耐煩了。

我很想禮貌的提醒班長,能不能這幾天不要再安排任務了,讓我也休息一下。

正在我內心充滿煩躁的時候,我卻發現我最近在美篇發的文章,開始加“精”了!而且加“精”篇數也漸漸多了起來,在打卡之前發的多篇文章,可是從來沒有一篇加“精”,從美友的評論中,我也發現我的文章有了不小的進步。

這個發現,讓我認真地思考了一番:是在點評過程中,讓我學到了別人的經驗,也看到了他們的不足,知道了取長補短,因此,我自已的寫作水平也有了提高,我恍然大悟!

當看到同學們紛紛對我表示感謝時,其實我內心由衷地感謝他們,是他們給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正是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同時也幫助了我自己。

通過這件事,使我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別人的過程,是共贏的過程。

03.

1921年,林巧稚在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考試時,考場上一名女生突然暈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試卷去照顧病人。

當她重返考場時,考試已結束,她最拿手的英語試卷沒有做完,林巧稚只好悻悻地離去,對考試結果也不抱什麼希望了。

可在發榜時,她卻發現在百裡挑一的金榜之上有自已的名字!

後來協和醫院的考官告訴她,恰是她在考場救人的出色表現,被協和醫學院看中,認為她的愛心和沉著具備了一個醫生的優良品質。

林巧稚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真可謂:幫助別人,成就自已。

04.

我們都知道助人為樂,正如郭敬民所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幫助別人,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和社會的認可,在實現了自我價值的同時,讓我們的某種需要得到了滿足,所以我們感到快樂。

然而,我們還需要知道,幫助別人,更能成就自己。正是別人的需要,讓我們得到了學習的機會和成長的經驗。

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成就了你。

讓我們人人都成為樂於助人的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