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這個迷人名字的由來和功效

合歡花這個迷人名字的由來和功效

賞物,在過去只有小花種,現已有碩大美麗的品種。七月流火。一樹綠葉紅花,翠碧搖曳,帶來些許清涼意,走近她她卻欣欣然暈出緋紅一片,有似含羞的少女綻開的紅唇,又如靦腆少女羞出之紅暈,真令人悅目心動,煩怒頓消。時人贊日:葉似含羞草,花如錦繡團。見之煩惱無,聞之沁心脾。又贊日:夜合枝頭別有春,坐含風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想照,斂盡芳心不向人。

合歡花這個迷人名字的由來和功效

合歡花“迷人”,合歡葉則“有情”,隨著朝陽冉冉升起,兩側小小的葉片漸漸分開;隨著夜幕徐徐降落,這兩側的葉片也漸漸合攏。

這朝開暮合,就像一對親愛的伴侶那樣晨分夜合,充滿歡樂,因而贏得了“合歡”這個形象生動的美名。

正如《中國藥學大典》所說:“小葉兩列,日暮相疊如睡,及朝,又漸分離,故有合歡、夜合之名。”

合歡花這個迷人名字的由來和功效

合歡葉“有情”,但作為藥用,只有合歡花和合歡皮才行。

《神農本草經》早就記載了合歡皮、合歡花的主要功能:“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

現代中藥學也將合歡皮、合歡花歸入安神藥

合歡花含有合歡甙,鞣質,解鬱安神,滋陰補陽,理氣開胃,活絡止痛,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治鬱結胸悶,失眠,健忘,風火眼,能安五臟,和心志,悅顏色,有較好的強身、鎮靜、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也具有清熱解暑,養顏祛斑解酒等功效。

,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安神解鬱”,適用於情緒憂鬱,虛煩不安,失眠多夢,記憶減退。對於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以及因高血壓病引起的失眠心煩,均可使用。

為了加強療效,常與夜交藤配對使用,夜交藤配合歡皮,夜交藤配合歡花,藥效可以互補,這兩對藥物的名稱還有助於增強安神解鬱的心理效應。

對於失眠心煩特別明顯者,還宜加入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之品,效果更好。

合歡花這個迷人名字的由來和功效

配方應用:

治腰腳疼痛久不差:夜合花200克,牛膝50克(去苗),紅藍花50克,石鹽50克,杏仁25克(湯浸去皮,麩炒微黃),桂心50克。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聖惠方》夜合花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