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寫經典宋詞,感動情人的妻子,妻子助夫娶其為妾,傳為佳話

平凡家庭也有不平凡的故事,讓我們再看一段最容易使今天的讀者切齒痛恨的感情糾葛。

名妓寫經典宋詞,感動情人的妻子,妻子助夫娶其為妾,傳為佳話

官員李之問辭別妻子,遠赴京城公幹。宋代的官員怎樣打發絕不寂寞的出差時光,這是可想而知的。

倘若連今天的我們都會很輕易地沉迷於宋詞的美麗與風雅,更何況宋代那些原本就生活在詞的世界裡的才子佳人呢?那時候,詞不是印在紙面上供人靜靜地閱讀,而是要到一場場的酒宴上,到一座座的歌樓裡,聽妖嬈而迷人的歌女用婉轉的歌喉唱將出來的。才貌雙全的歌女總是最能攫住文士的心,而文士也是歌女們最為期待的歸宿。

名妓寫經典宋詞,感動情人的妻子,妻子助夫娶其為妾,傳為佳話

這時候的李之問早已經在歌樓的風月裡無法自拔了,他迷戀上了當時京城裡最著名的歌女之一。她叫聶勝瓊,她同樣泥足深陷地愛上了他。

古代家庭與今天有一個本質的不同:婚姻絕不是愛情的結晶,或者說愛情基本與婚姻無關。婚姻是一項嚴肅而莊重的家族事業,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才是最理想的夫妻關係。甚至晚近到僅僅二三十年前,

“相敬如賓”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個誇讚美滿姻緣的褒義詞,而今天的年輕人只會覺得這樣的夫妻關係非但怪誕,簡直恐怖。

今天我們對婚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由無數言情小說和偶像劇培育出來的,愛情在其中不僅必不可少,還是一種十足正面、可歌可泣的力量。然而在古代社會,愛情與姦情往往是一事的兩面,鳳毛麟角的深愛妻子的男人很容易淪為全社會譏笑的對象,而那些深入人心的愛情傳奇,譬如“中國情人節”七夕背後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其中真的有多少愛情的戲份嗎?(關於這個話題,詳見本書第一章對秦觀一首七夕詞的說明。)所以古代的愛情往往不會有順遂的發展,李之問與聶勝瓊正處於這樣一種局面,更何況李之問家裡還有一位嚴妻呢。京城雖好,但他只是過客,不是歸人。公務早已辦完,妻子早已來信催促,他也早該踏上歸程了。這樣的結局,其實聶勝瓊不該感到任何意外。那一天她在蓮花樓上為他錢行,為他唱起“無計留君住。奈何無計隨君去”的句子。這歌聲徹底擊垮了李之問離別的勇氣,剛剛打點好的行裝索性再拆散了吧。

名妓寫經典宋詞,感動情人的妻子,妻子助夫娶其為妾,傳為佳話


今人的同情心當然會落在李之問妻子的身上。那個遠在家鄉的無辜女人一定早已從丈夫的遲遲不歸中猜到了什麼,於是連連寄出催歸的信箋。李之問終歸是要回去的,聶勝瓊也不曾再填新詞來拖住他原本就邁不開的腳步。

山一程,水一程,李之問醫厭地行了數日,忽然意外地收到了來自京城的書信。那是聶勝瓊新填的一閡《鷓鴣天》,她知道註定無法挽回什麼,但刻骨銘心的相思之痛若不宣洩出來便會毀滅掉自己: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後,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上閡回憶當初無可奈何的分手:聶勝瓊一副“玉慘花愁”的模樣,“柳青青”暗示折柳送別,唱過送別的歌曲,卻還是忍不住依戀,送行了一程又一程。“人人”是宋代口語,即“那人”,這裡指李之問。“第五程”,即一程又一程相送,送到第五程方才分別。“程”是古代一種不甚精確的里程單位。古人於道路中修建驛站,供行人休息或換馬,通常每隔三十里設置一所驛站,兩驛為一程。如果一程連行四驛,是為兼程,這就是“兼程趕路”的原始含義。

下閩描寫別後相思:“夢難成”意味著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窗外滴了一夜夜的雨,窗裡滴了一夜夜的淚,這樣的愁緒無法向任何人傾訴。

這樣一首小詞,裹挾著巨大的情感波瀾而來,確不是普通人可以輕鬆招架的。倘若李之問不顧一切地跑回京城,我們無法預料事情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但他只做了同樣情況下絕大多數男人都會做出的選擇:默默地繼續回家之路,將那一紙《鷓鴣天》——當然,肯定不忍撕毀——悄悄藏在了行囊的角落。

名妓寫經典宋詞,感動情人的妻子,妻子助夫娶其為妾,傳為佳話

戲劇性的情節就這樣發生了:李之問抵家之後,也許是收藏不嚴,也許是妻子存心搜檢,也許是天意弄人,總之這一紙紅箋竟然被妻子發現。在如山的鐵證前,李之問無法再隱瞞,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作案”經過。

真正令人意外的逆轉結局是,這首不曾令李之問回心轉意的《鵬鴣天》竟然深深打動了他的妻子,她是如此深愛並同情這個多情且多才的情敵,以至於拿出自己的妝之資,要丈夫為聶勝瓊贖身,將她娶回家。

宋代歌伎脫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聶勝瓊在脫籍之外竟然還有如許豐厚的福利!幸福簡直來得太突兀、太洶湧澎湃了些。故事的結尾有著古典風格的美好:聶勝瓊嫁給李之問為妾,一入家門便捐棄了做歌伎時所有華麗的妝飾,侍奉李妻以主母之禮,這一男二女從此過上了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

有人無力相信在這一場丈夫、妻子與情人的博弈裡,竟然每個人都是贏家,也有人認為和諧的結局完全歸功於李妻的自我犧牲,她其實是個輸家。當然,情感世界裡的輸輸贏贏,一切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旁觀者的感受始終是隔一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