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苦作舟 --“苦學”與“樂學”的轉變

學海,形象的說明了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人與自然長期鬥爭過程中積澱的經驗、知識的浩瀚和人對自然、對自身的認識和思辯的無窮盡。

無涯,雖然海闊無岸,但其終歸有涯,但學海浩淼,無涯無際。因為隨著人類歷史的綿延發展,無論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邏輯思辨還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創新、運用都是與時俱進、永無止境的。

苦,則說明了做學問時持有的一種必然態度。早中國歷史上形成了“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共識,因為它道出了做學問的真諦,成為了後世治學的左右銘。一個苦字,形象生動的概括了治學的艱難和辛勞,“苦”實際上是持有毅力和意志的形象化表白,要走出困境,出人頭地,必須有超凡的定力才能功成名就。

學海無涯苦作舟                --“苦學”與“樂學”的轉變

歷史上曾湧現出許多出身寒門但學識淵博、最後以驚人的毅力取得成功的棟樑之材。以"苦"治學的事例舉不勝舉:雙膝做案、月光為燈、樹枝代筆、大地當紙;執牧鞭而隔牆聽書、頭懸樑卻錐刺入骨、油燈寒窗、數載難離。這苦近似殘忍,但先賢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學而優則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古哲先賢著書立說、建功立業以後,便被“長風破浪應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言壯語所誘惑,以致形成為後世所效仿的“以苦為舟”的治學理念,成為一代代學子的治學的永動力。

如何做學問,以苦做樂的精神為前提的,鞭策著一代又一代人,是歷史乃至現在人們嚴謹治學的標準。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已近乎變態;孔子“食不厭精,不厭細”似乎又在提前呼喚一種精緻的“苦學”。做學問自然是少數豪門世家子弟的營生,老百姓則往往與學無緣,這就給出身寒門而有鴻鵠之志的人形成了物質上的尷尬被動局面,只有以苦為“舟”,才將換得學識的淵博、事業的成功。

學海無涯苦作舟                --“苦學”與“樂學”的轉變

在中國歷史上治學但又將文學之美的悲壯飽含於文學情懷的不乏其人,從那些被歲月之手翻破,又被智慧之手補綴的線裝本里,可以領略出學子們對世俗的譏諷,對世情的憤憤不平,對自己的懷才不遇的悲苦,都寄予對山水的解讀,對歲月的風情。窗含西嶺,玫瑰隱退,可以點燃相思,也能誘發出離愁,關鍵在於心境。不苦,悠悠學子們就跨不過這道檻兒。

今天,人們為生存、為事業,只有涉學海,才能獲得力量,才能為理想插上翅膀,僅憑苦讀已無法適應知識創新的要求,我們必須轉變學習觀念,樂學好學,以樂作“舟”。但是無論在成年人還是青少年中,有一部分人總是安於現狀,消極被動、不思進取,對作學問缺乏興趣,以學習為苦差,這更加有必要強調學習觀念和方法的轉變了。

在現代社會中,只有將“苦學”轉變為“樂學”,才能適應學科發展趨勢。“樂學”的實質是培養探究學習的習慣,勇於接受時代挑戰,同時也是形成一種正確地正視社會現實積極的態度。“苦學”與“樂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是由於當前的文化導向和科技、社會進步所決定的,“樂學”引導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樂學”也啟示人們必須屏棄“苦作舟”的態度,選擇“樂作舟”才能獲得成功,也只有“樂學”,才能在社會的大潮中成為生活的強者。

學海無涯苦作舟                --“苦學”與“樂學”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