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已成為父母們的共識,他們認為現在孩子學習忙、任務重,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做家務這些小事上,不如去看看書做做題抓緊學習。只要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就不需要讓孩子做任何家務,情願自己再苦再累也捨不得讓孩子搭把手。

殊不知,捨得用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孩子。孩子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才能感受父母的辛勞、感恩父母的付出,更能在體驗中收穫成長,培養出適用一生的能力和素養。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有這樣驚人的結論: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研究還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也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過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所以說,做家務不僅不會拖累孩子的學業,反而培養了孩子諸多的優秀素質,可以說好處多多:

1、鍛鍊孩子的身體機能

在做家務時,可以鍛鍊孩子肢體的不同部位,如疊衣服可練習小肌肉、擦地板可以鍛鍊大肌肉等,可以鍛鍊孩子身體協調能力,有助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獲取許多的經驗和技巧,如統籌安排時間的能力、整理收納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創造力等,這些都有助於未來他們能夠離開父母獨立地解決工作和生活面臨的問題,避免成為“巨嬰”。

3、培養孩子靈活的思維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做家務時,需要邊做邊想辦法解決問題,這讓孩子培養靈活變通的思維,更容易地運用到學過讀過的東西,而不是成為“書呆子”。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項家務的時候,如果能得到家長的及時肯定,就會充滿喜歡和獲得成就感,並樹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5、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是家中的一員,自己要為家庭工作和付出。這樣也能讓孩子和父母、長輩的關係更親近。

6、讓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做了家務,才會知道做家務並不輕鬆且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更容易感知父母的辛勞,使他們成為感恩的孩子,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學會付出,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曾國藩說:看一個家庭的興敗只看三個地方,其中一點就是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如果我們一味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無異於剪掉了孩子展翅高飛的翅膀,剝奪了他們成才的潛能和機會。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有個很典型的案例: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在女兒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讓她洗衣、做飯,做各種家務,而視若珍寶的兒子呢?什麼都不用做、不用管。最後,女兒考上了重點大學,兒子卻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連高中都勉強畢業,畢業後還需要父母照顧。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我們可以給孩子的很多,可是生活中的那些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卻無法給孩子。只有捨得用孩子,讓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孩子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為有用之人。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人生差距竟然這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